游客
题文

为了探究DNA的复制、转录等过程,科学家做了一系列的实验。
实验一:将大肠杆菌中提取出的与DNA复制有关的酶加到具有足量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试管中。培养在适宜温度条件下,一段时间后,测定其中的DNA含量。
实验二:在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DNA和ATP,培养在适宜温度条件下,一段时间[来后,测定其中的DNA含量。
实验三:取四支试管,分别放入等量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等量的ATP和等量的DNA聚合酶,再在各试管中分别放入等量的四种DNA分子,它们分别是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小牛胸腺细胞、T2噬菌体的DNA。在适宜温度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定各试管中残留的脱氧核苷酸中每一种的含量。
分析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中________(能或不能)测定出DNA,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中________(能或不能)测定出DNA,加入ATP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三要探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结果发现残留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量不同,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要模拟DNA的转录过程,试管中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种鸟类体色(基因用A、a表示)、条纹的有无(基因用B、b表示)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下表是三组相关杂交试验情况。请分析后回答问题:

(1)根据第1、3组杂交试验的结果,可判定这两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分别是
(2)第2组亲本中黄色无纹个体的一个卵原细胞能够产生的配子基因型是
(3)第3组杂交试验后代比例为2:l,请推测其原因最可能是
(4)请用遗传图解表示第2组杂交试验:

南方红豆杉为世界珍稀濒危物种,具有极其重要的药用和经济价值。虽可利用种子繁殖,但种子的休眠期长,种子萌发率低,为挽救这一珍稀濒危物种,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围绕提前解除种子休眠提高发芽率这一目标,做了如下实验探究,通过实验得到了下表中的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

(1)根据该小组的研究内容,请为他们的研究课题拟定一课题名称:
(2)该小组实验前做出的假设是:
(3)概括该小组实验过程的主要步骤:
①将种子分为A、B、C、D四组;
②按表中要求对各组种子进行处理;

(4)该实验可能得出的重要结论:
(5)为了使研究结果更加科学,更具有说服力,应怎样改进?

为了探究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甲状腺是合成、贮存、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器官。
材料用具:略。
方法步骤:
第一步:取健康雄兔若干只,分别给每只兔子注射有放射性的碘溶液。
第二步:每隔一定时间用放射性测量仪分别测定每只兔子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记录并计算平均值。
第三步:3天后,将上述实验兔子随机平均分为A、B、C三组。
第四步:向A组注射一定量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溶液,向B组注射等量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溶液,向C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第五步:每隔一定时间,分别测定三组兔子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记录并计算平均值。
回答下列问题:
(1)改正上述实验方法第一步中的两处不妥当之处:


(2)实验中选用三组而不用三只兔子的好处是
(3)若分别用A、B、C三条曲线代表A、B、C三组兔子的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则预计A、B、C三组兔子的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应为图中的

(4)若给C组的一只兔子注射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抑制剂,则该兔体内促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变化依次是

某科学家取出枪乌贼完整无损的粗大神经纤维并置于适宜环境中,进行下列实验。G表示灵敏电流计,a、b为两个微型电极,阴影部分表示开始发生局部电流的区域。请据图分析回答。

(1)静息时,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电位状况是
(2)如果将a、b两电极置于神经纤维外,同时在c处给以一个强刺激,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
(选填“相同”或“相反”)的偏转。若将b电极置于d处膜外,a电极位置不变,则刺激c处后,电流计是否偏转?,为什么?
(3)另取枪乌贼一完整无损的粗大神经纤维置于纯氮环境中,数小时后仍可完成兴奋的传导,然后才逐渐丧失兴奋性和传导性。恢复氧供应,兴奋性和传导性则立即恢复。上述现象说明     
(4)如果乙图表示神经细胞在正常培养液中的电位变化情况,那么请在坐标图中画出该神经细胞分别置于低Na+培养液与高Na+培养液时,膜电位的变化曲线。图乙中ab段主要是由于离子内流引起的,它的内流对ADP含量的影响是ADP含量
(选填“增加”或“不变”或“减少”),从b到c的变化是通过过程实现的。

某农科所欲利用纯合的抗病高杆小麦和易染病矮杆小麦进行杂交,培育出抗病矮杆的高产品种。已知抗病(T)对易染病(t)为显性,高杆(D)对矮杆(d)为显性,其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请分析回答:
(1)该农科所欲培育的抗病矮杆个体的理想基因型是      ,该基因型个体占F2中该表现型个体的
(2)F2选种后,农业生产中为获得所需品种应采取的措施是
(3)为加快育种进程,可采用 育种,常用方法是,在育种过程中需经  处理才能获得纯合个体;此育种方法的遗传学原理是
(4)在育种过程中,一科研人员发现小麦早熟性状个体全为杂合子,欲探究小麦早熟性状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即EE个体无法存活),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将该方案补充完整。
实验方案:让早熟小麦自交,分析比较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如果,则小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②如果,则小麦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