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①死马而捐②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③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④,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⑤欲致士⑥,先从隗始。隗且见事⑦,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注解:①安事:要……何用 ②捐:弃 ③ 之:指死马 ④期年:满一年 ⑤诚:真心 ⑥致士:纳贤士 ⑦见事:被侍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策之不以其道( )
(2)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
(3)买其首五百金( )
(4)鸣之不能通其意( )结合你对选文的理解,说说甲乙两文中“千里马”的共同喻意是什么。
甲文借伯乐相马的故事,发出了“ ” 的感慨,表达的主题是 ,乙文借“古之君王”费尽周折遣人以五百金购得已死千里马的故事,表达的主题是
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⑴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⑵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阅读《叔敖埋蛇》一文。
孙叔敖为婴儿之时,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其母问其故,叔敖对曰:“闻见两头之蛇者死,向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其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 其母曰:“吾闻有阴德者天报以福,汝不死也.”及长,为楚令尹,未治而国人信其仁也。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叔敖对曰( ) ②恐去母而死也 ()
③蛇今安在( )④恐他人又见( )下面句子有两处停顿,请用“/”划出。
吾闻有阴德者天报以福找出与文中“杀而埋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
A.久之,目似暝《狼》 | B.晏婴,齐之习辞者也。《晏子使楚》 |
C.蔽林间窥之 《黔之驴》 | D.事列《神仙》之传。《黄鹤楼》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及长,为楚令尹,未治而国人信其仁也。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小石潭记》请结合课文简单分析孙叔敖是个怎样的人。
纪文达体肥而畏暑,夏日汗流浃背,衣尽湿。时入值南书房①,每出,至值庐②,即脱衣纳凉,久之而后出。高宗闻内监言,知其如此,某日欲有以戏之。会纪与同僚数人,方皆赤身谈笑,忽高宗自内出,皆仓皇③披衣。纪又短视④,高宗至其前,始见之,时已不及着衣,亟伏御座下,喘息不敢动。高宗坐二小时不去,亦不言。纪因酷热不能耐,伸首外窥,问曰:“老头子去耶?”高宗笑,诸人亦笑。高宗曰:“纪昀无礼,何得出此轻薄之语!有说则可,无说则杀。”纪曰:“臣未衣。”高宗乃命内监代衣之,匍匐于地。高宗厉声继问:“‘老头子’三字何解释?”纪从容免冠,顿首谢曰:“万寿无疆之为‘老’,顶天立地之为‘头’,父天母地之为‘子’。”高宗乃悦。——选自《清稗类钞》
【注释】①入值南书房:在宫内南书房当值。②值庐:值班的书房。③仓皇:急忙。④短视:近视。下列句中的“之”与“万寿无疆之为‘老’”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吾欲辱之 | B.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D.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会纪与同僚数人会:②方皆赤身谈笑方:
③始见之始:④顿首谢曰谢:翻译下列句子。
(1)有说则可,无说则杀。
(2)高宗乃命内监代衣之。读了此段文字,你感觉纪昀是一个怎样的人?
阅读《芋梗治蜂毒》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处士刘易①隐居王屋山,尝于斋中见一大蜂罥②于蛛网,蛛搏之,为蜂所螫③坠地。俄顷,蛛鼓腹欲裂,徐行入草。蛛啮芋④梗微破,以疮就啮处磨之。良久,腹渐消,轻躁如故。自后人有为蜂螫者,挼芋梗傅之则愈。(选自《梦溪笔谈》)
【注释】①刘易:忻州人。博学好古,隐居不仕,卒于治平末年。②罥(juàn):被缠绕挂住。③螫(zhé):指毒虫用毒刺刺人或其他生物。④芋:俗称芋头。⑤挼:揉搓。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 分)
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士刘易隐居王屋山() ②蛛鼓腹欲裂()
③尝于斋中见一大蜂罥于蛛网()④腹渐消,轻躁如故()
⑵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为”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为蜂所螫坠地
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八则》) | B.以丛草为林(《幼时记趣》) |
C.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以虫治虫》) | D.方为秋田之害(《以虫治虫》) |
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
自 后 人 有 为 蜂 螫 者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⑴蛛啮芋梗微破,以疮就啮处磨之。
⑵匠师如其言,塔遂定。(《梵天寺木塔》)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悟?(2 分)
阅读《陈涉世家》回答问题。18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强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1)度(2)亡(3)往往(4)等翻译文中加线的句子:
①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陈胜认为当时的形势有利于发动起义,其理由是:
陈胜是怎样为起义做舆论准备的?
你从本文中得到什么启示?
下列文言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一狼径去(离开)惟危楼一座(高) |
B.选贤与能(通“举”)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一点点) |
C.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喂)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体会、领会) |
D.由是先主遂诣亮(拜访)惠子相梁(做宰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