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外短文
凿壁借光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②人大姓文不识③,家富多书,衡乃与④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感叹,资⑤给以书,遂成大学⑥。
[注释]①逮:及,到达。②邑:同乡。③文不识:一个人的名字。④与:帮助。⑤资:借。⑥大学:大学者,很有学问的人。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⑴衡乃穿壁引其光 ( ) ⑵以书映光而读之( )对文中划线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愿意得到你家的书,读遍它。 |
B.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全部读一遍。 |
C.我愿意得到你家的书,全部读一遍。 |
D.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读遍它。 |
文章表现了匡衡什么精神?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济阴之贾人①,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苜②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吾乃济阴之巨室③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能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
【注释】①济阴:郡名,贾人:商人。②浮苜:水中浮草。③巨室:世家大族。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1)号焉(2)向许百金 以下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打渔者(用船)载着他上了岸,就向(他)要十两金。 |
B.打渔者(用船)载着他上了岸,(他)就给了十两金。 |
C.打渔者载着他而抬高了各种价钱,就向(他)要十两金。 |
D.打渔者载着他而抬高了各种价钱,(他)就给了十两金。 |
贾人在求救时对渔者的承诺是:“”(用原文回答)
本文表现出贾人的特点。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本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人名)。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注意划线词的含义。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狼之并驱如故”体现出狼贪婪的本性。 |
B.“目似瞑,意暇甚”传神地刻画出狼狡猾的形象。 |
C.屠户发现了狼的诡计,于是化被动等待为主动出击。 |
D.本文结局说明了像狼这样的狡猾的恶人终将失败的道理。 |
王武恭公德用①善抚士,虽里儿巷妇,外至夷狄,皆知其名氏。御史中丞孔道辅等,因事以为言②,乃罢枢密③,出镇④。又贬官,知随州。士皆为之惧,公举止言色如平时,唯不接宾客而已。久之,道辅卒,客有谓公曰:“此害公者也。”愀然曰:“孔公以职言事,岂害我者?可惜朝廷一直臣!”于是,言者终身以为愧,而士大夫服公为有量。
【注释】① 王德用,北宋名将,谥武恭。②以为言:意思是弹劾王德用。③枢密:宋朝中央政府高官。④出镇:出朝廷,镇守外地。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1)王武恭公德用善抚士()
(2)久之,道辅卒()对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孔道辅在工作的时候谈论其他事情,难道妨碍我了吗? |
B.孔道辅在自己的职位上说职责内的事,怎么是害我呢? |
C.孔道辅在自己的官职上说相关事情,莫非他是想害我? |
D.孔道辅在安排职务的时候说到其他事情,难道要害我? |
王德用被贬之后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
本文主要表现了王武恭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上文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我们在教材中还学过他的一篇文章是________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字的翻译)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文中说“技止此耳”,黔之驴的“技”具体表现在_______、_______(各用文中一个字概括);作者借黔之驴讽刺了生活中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治国犹栽树
唐太宗谓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师②,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③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⑤,百姓安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注]①侍臣:周围的大臣。②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
③炀帝:指隋朝末代皇帝杨广。④孜孜:勤恳的样子。⑤稔:rěn,丰收。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字
(1)炀帝意犹不足()(2)遂致灭亡()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竟然能够不兴起徭役,年年庄稼丰收,百姓安居乐业。 |
B.终于使得徭役不兴起,年年庄稼丰收,百姓安贫乐道。 |
C.居然使得徭役不兴起,年年庄稼丰收,百姓安贫乐道。 |
D.于是能够不兴起徭役,年年庄稼丰收,百姓安居乐业。 |
唐太宗认为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 (用文中的话回答)
从文中看,你认为唐太宗是一个、的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