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校七年级(1)班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方式,结合课本知识来了解社会现实,对社会现象进行研究探索,同学之间也经常相互设疑提问,相互问答,提高学习效率。现撷取他们的几朵思想火花作一展示,并请你回答他们提出的疑问:
(一)搜集的“社会现象”资料:
1.2010年初,国家批准包括苏州在内的16个城市开展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到2020年,苏州市的创新能力将大幅提升,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全面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核心竞争力得到根本提升。
2.从2008年春季学期起,江苏省为城乡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这是我省在实行免收学杂费后,作出的又一项惠泽义务教育阶段学子的重要举措。
(二)提出的疑问:
(1)对于社会现象1,甲同学提问:国家为什么要创建创新型城市,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2)对于社会现象2,乙同学提问:从保证受教育权利角度分析,江苏省为什么要这么做?
(3)对于这两个社会现象,丙同学提问:两者有何内在联系?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校九年级(2)班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进行了一次以“我理解的小康社会”为主题的讨论会。下面是这次讨论会的几个环节,请你积极参与其中,一起完成如下任务。
【环节一:体验小康】
来自农村的陈改同学说:“我的家乡在偏僻的山区,那里的人每天只能吃一顿干饭、两顿稀饭,人均收入500元,不知何时才能看到小康的踪影。”
来自城市的张革同学说:“现在的人民生活真富裕,我所在小区的居民的轿车几乎把小区的过道都停满了。大人们给压岁钱一份至少上百。”
(1)两位同学的对话说明了什么?
【环节二:解读小康】
针对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芳芳、玲玲和月月三个好朋友展开了下列激烈的讨论。

(2)请你谈谈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解。
【环节三:建成小康】
(3)在活动的最后,同学们纷纷畅谈自己应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为当代中学生,应做好哪些准备?

阅读习近平的两段话,回答问题。
第一段话:
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第二段话:
把全党全国凝聚在共同理想的旗帜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就必定能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成为实现中国梦最强大的支撑。这是宣传思想工作的历史使命,也是宣传思想工作的无上光荣。
(1)结合第一段话,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我国人民现在达到的小康水平状况。
(2)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
(3)从国家的角度讲,实现这一社会理想最根本的途径是什么?作为青少年,为实现这一社会理想能做些什么?

材料一:上海市某重点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小春,体重不足40公斤,书包却足足有6公斤重。他告诉记者,自从四年级就这样了,班里用拉杆书包的占了约30%,不光是书包不轻,做作业的压力更重,“连每天的午休时间都被占用了。”

材料二:欣赏漫画《我想快乐飞翔》

(1)材料中小春和他同学的遭遇,你遇到过吗?面对如此“负重”,你的感受和反应是什么?
(2)有人认为,“减负”就是完全消除学习中的压力,让学生“轻装上阵”。这种观点对吗?
(3)结合材料二说明要让学生要做到“快乐飞翔”,“减负”应该减什么?学生要做到“快乐飞翔”,应该怎么做?

情景分析:
小芳是某初中应届毕业生,临近中考,她的心情一直很烦:妈妈希望她考上重点高中,老师希望她中考考状元;在与同学相处时,自己的作业没完成,其他同学又来找她帮忙……小芳的精神几乎崩溃,她感觉“太累了,太累了!”
(1)你认为小芳感觉“太累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假如你是小芳的好友,你打算给小芳提出哪些建议,让她从“累”中解脱出来?

材料一:观察下面漫画《女博士的就业观》

材料二:根据教育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750万人,比2014年增加22万人,大学生就业形势将更加复杂严峻。

(1)请针对漫画中女博士“毕业后死都不下基层“的说法谈谈你的看法。
(2)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在进行职业选择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