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七年级(1)班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方式,结合课本知识来了解社会现实,对社会现象进行研究探索,同学之间也经常相互设疑提问,相互问答,提高学习效率。现撷取他们的几朵思想火花作一展示,并请你回答他们提出的疑问:
(一)搜集的“社会现象”资料:
1.2010年初,国家批准包括苏州在内的16个城市开展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到2020年,苏州市的创新能力将大幅提升,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全面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核心竞争力得到根本提升。
2.从2008年春季学期起,江苏省为城乡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这是我省在实行免收学杂费后,作出的又一项惠泽义务教育阶段学子的重要举措。
(二)提出的疑问:
(1)对于社会现象1,甲同学提问:国家为什么要创建创新型城市,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2)对于社会现象2,乙同学提问:从保证受教育权利角度分析,江苏省为什么要这么做?
(3)对于这两个社会现象,丙同学提问:两者有何内在联系?
某学校女生李某因嫉妒同寝室的另一名学生林某,用有照相功能的手机偷拍了林某在寝室内的各种生活照片,在同学中传看,并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林某,给林某造成很大的痛苦。
(1)李某的行为侵犯了林某的哪些权利?(至少写出两项2分)
(2)分析李某的行为有哪些危害?
(3)对此,林某应该怎么办?(提出两种解决办法3分)
阅读剧本《拆信风波》,分析问题:
时间:星期天早晨。地点:女儿的房间。人物:妈妈,女儿(某校初二学生)。
妈妈气呼呼地将几封信摔在女儿面前
妈妈:你还有心思搞好学习吗?
女儿:(惊讶地)你有什么权利拆我的信?
妈妈:你是我的女儿,再说,我也是为了你好,不了解你的情况,怎么帮助你?
女儿:(砰地关上门)我的事情从今以后不用你管!
(1)运用有关法律知识,对剧中人物的言行进行评价。
(2)为消除母女间的隔阂,请你向剧中的“母亲”、“女儿”提出建议。
初中毕业后的小虎来到南方某城市打工。工厂老板要小虎在写有“工伤概不负责”的合同中签字,迫于找不到工作,小虎只好签字。工作一个月后,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小虎被机器截去了右手。工厂老板以有言在先为由不承担各种责任。躺在病床上的小虎差点崩溃了——由于贫穷才来打工,现在又落得病残,贫病和无助几乎使小虎失去了生存的勇气。
(1)老板的行为合法吗?为什么?
(2)请你为小虎设计一项合法、有效的维权措施,小虎会感谢你的帮助的。
(3)对于贫病和无助的小虎,你想对他说什么?
伍某高中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某连防部队。退役后,自筹资金,经营餐饮业,同时悉心照料年迈的父母。虽说赚钱不多,却一家充满温馨。由于守法经营,按规定纳税,多次被评为先进分子,还被选为县人大代表。
(1)伍某享受了宪法赋予的哪些基本权利?履行了哪些基本义务?
(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3)公民应该怎样依法行使权利?
你的同桌喜欢在上课时候小声说话,影响到了周围同学的听课。他还理直气壮地说:“言论自由是我国宪法保护的公民的基本权利。我爱怎么说就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