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科举制度传遍欧洲
1835年,曾经居留中国的西方人士格尔斯感慨:“……中国的科举制度是古往今来的其他伟大的君主制度所无法相比的。它必将像造纸术.指南针.火药一样传遍欧洲,为西方所借鉴!”
(1)格尔斯所指“中国的科举制度”创立于什么时候?宋朝时期这一制度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格尔斯之前的300年间西方人士是如何了解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
(3)你认为“科举制度必将为西方所借鉴”的原因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长期落后于世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横空出世,令世界瞩目。
材料一有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经济的基本格局: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长鸣,是工业文明曙光初现,而第三世界则依然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传统的畜牧业经济,第二世界则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男耕女织,耕织结合的传统农业经济。
材料二上世纪50-70年代是日 本经济崛起的时期,其发展轨迹与中国的改革开放有同曲同工之妙。在1956-1973年的18年中,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9.7%,有10年的增长率是两位数。到70年代初,日本GDP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二位。这和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增速极为相似。
——童第轶:日本上世纪50-70年代的崛起,《投资与理财》2009年第20期
材料三

图1:国内生产总值(GDP)排名前十位的国家(2000)
图2: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GDP)世界排名前11位的国家和地区(2000)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经济的基本格局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出现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世纪50-70年代是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同时期中国为什么没能崛起?与日本相比,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发展有何突出特点?
(3)依据材料三,简要分析中国为什么GDP能够位居世界前十名之列,而人均GDP却榜上无名?这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什么要求?

材料一社会达尔文主义乃是必然进步论的一个特殊变种。其最主要的论点是,进步是社会斗争的结果,而社会斗争要遵循优胜劣汰的规律。因此,干扰社会斗争便是干扰社会进步。竞争推动进步的信念非常合乎这一时期盛行的个人主义和社会哲学的思想,放任自由的个人奋斗与导致生物体改善的严峻的自然法则是一致的。
——李勇《社会历史进化论》
材料二 夫进化之与竞争相缘者也,竞争绝则进化亦将与之俱绝……中国政治之所以不进化,曰惟共主一统故;中国学术所以不进化,曰惟宗师一统故。
——1902年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材料三物种以竞争为原则,人类则以互助为原则。社会国家者,互助之体也;道德仁义者,互助之用也。人类顺此原则则昌,不顺此原则则亡。
——1919年孙中山《建国方略》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英国在15至18世纪是怎样进步的?
(2)结合材料二、三,指出孙中山与梁启超对社会进化的认识有何不同。
(3)中国近代前期民族资产阶级为改变“共主一统”、“宗师一统”局面进行了怎样的努力?孙中山晚年又为社会进化做出了什么新贡献?

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一再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有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英国,其市场和劳动力条件分别是通过什么途径具备的?
(2)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确立的一种新的生产组织管理形式是什么?工业革命对英国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3)两次工业革命最具代表性的成就分别是什么?对人类历史的进程有怎样的影响?
(4)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005年10月26日20时31分原国家副主席荣毅仁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他是中国现代民族工商业者的杰出代表,1979年创办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开创了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1986年底,被美国《幸福》半月刊评为世界50名知名企业家之一,是建国后国内企业家跻身世界知名企业家行列的第一人。他的父亲:荣德生;伯父:荣宗敬,也是近代著名的民族资本家,近代荣氏家族的发展史,反映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一段艰难的发展史。据此回答:
(1)你知道荣德生、荣宗敬兄弟崛起于什么时期吗?当时他们主要投资什么行业?
(2)一战期间,他们的企业得到了飞速发展,这是为什么?
(3)但到了20年代中期后,他们的企业却有些衰落,这又是为什么?
(4)从荣氏企业的发展史中,你能得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哪些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书》“秦遂并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这表明秦朝将新创的制度推向全国。
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可决弹劾之。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普选产生……
1954年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国务院领导人构成表(单位:人)

材料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上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道路。时至今日,“中国模式”作为一种独特的发展道路,引起了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青年评论家俞可平说。中国是采取“增量民主”的办法,“增量民主”表现为渐进的积量变为部分的质变……2008年2月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上的文章说:“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中国新闻网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制中具有创新意义的具体内容及其产生的深远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部宪法体现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哪些基本原则?它的颁布对中国民主化的进程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体现了我国哪些政治制度?
(4)结合材料四,谈谈你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