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说:“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这里的有识之士应该是

A.洋务自强的践行者 B.维新图强的呼吁者
C.民主共和的实践者 D.民主科学的倡导者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中日邦交正常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24年7月,国民党召开党员联欢会,孙中山看到衣衫不整、肤色黝黑的农民冒着烈日前来参加,异常兴奋地对身边的宋庆龄说,“这是革命成功的起点”。据此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孙中山认识到了农民的伟大力量 B.为此他提出了民生主义
C.决定建立工农联盟政权 D.决定进行国共合作


孙中山先生在1924年的演说中提到“由于我们的革命,只有革命党的奋斗;因为没有革命军的奋斗,所以一般官僚军阀把持民国,我们的革命便不能完全成功。”从中可以分析出:
A. 孙中山已正确认识到了革命失败的根源
孙中山认识到了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孙中山认为革命军应是政治、军事并重的新型军队
D. 孙中山否定了革命党的历史功绩


“当孙文为维护共和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他才意识到自己的孤独;当中国工人的斗争一次又一次被军阀镇压,他们才意识到自己的弱小。于是我们的代表可以把急需伙伴的他们叫到一起,达成他们自己的同盟。”材料中的“我们”是指

A.中国国民党 B.中国共产党 C.共产国际 D.其他民主党派


孙中山听到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消息后非常高兴,他给列宁发去了贺电。贺电中说:“中国革命党对于贵国革命党之艰苦卓绝的奋斗,表示极大的敬意;而且希望中俄两国革命党团结一致,共同奋斗。”这反映了

A.孙中山向俄国学习的强烈愿望
B.孙中山已经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C.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孙中山加快了与中共合作的步伐
D.孙中山决定走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


1922年,孙中山说:“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为改变这种现状,他其后的努力有
①实现国共台作②领导北伐战争③提出“新三民主义”④颁布《临时约法》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