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787年的费城制宪会议上,富兰克林一直在琢磨刻在华盛顿座椅上的太阳是日出还是日落。当他含着激动的眼泪在宪法文本上签字后,他说:“现在,我很高兴地知道,那是日出,而不是日落。”从1787年宪法确立的宪政体制角度理解“日出”一词,不正确的是
| A.宪法赋予联邦政府强有力的权力,有利于国家的稳固 |
| B.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权力之间相互制衡,防止专制独裁 |
| C.重申了《独立宣言》中人人生而平等的精神 |
| D.对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设起到了示范作用 |
关于1956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不符合史实的是()
| A.确保了学术文化事业此后十多年的繁荣 |
| B.吸取了我国历史上学术、文化发展的经验 |
| C.倡导文艺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
| D.这一方针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提出的 |
毛泽东在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上说:“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还有一个时期让资本主义作为部分经济而存在,而且还是很大的一部分,……我们的同志在这方面是太急了。”毛泽东旨在()
| A.批评新经济政策不合时宜 | B.说明社会主义改造的迫切性 |
| C.强调应坚持新民主主义路线 | D.重申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
“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是对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的评价,这一流派的创作风格是()
| A.浪漫主义 | B.现实主义 |
| C.古典主义 | D.自由主义 |
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宣称“批评时政,非其旨也。”这预示着新文化运动()
| A.纯粹是一场学术文化运动 | B.将思想革命作为救国的根本 |
| C.旨在推翻当时的共和政体 | D.以陈独秀的右倾思想为指导 |
19世纪八九十年代,李鸿章在为格致书院所出考题中,曾问到西方测温、测热、测电的方法,问到西方平弧三角与《周髀算经》的关系,问到西方关于64种化学物质在中国语言为何物┅┅。这说明当时中国人()
| A.开始开眼看世界 | B.坚持“中体西用” |
| C.普遍接受西式教育 | D.关注西方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