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春日京中有怀
杜审言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本诗作于诗人当年随武则天离开洛阳回西京期间。
注释:京中:指西京长安。 秦:指长安。 上林苑:这里借指长安园林。
细柳:古地名,汉文帝时周亚夫为将在此驻军,称为“细柳营”,这里借指军营。
南桥、西第:皆指洛阳园林。       洛城:指洛阳。
1.杜审言是唐朝诗人        的祖父。
2.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首联以平缓的语气叙述起,扣住题目“京中 ”交代了宦游的时间、地点,勾勒出了整首诗的背景。
B.“愁思看春不当春”一句,巧用重字,使作品气韵回环,节奏和谐。生动地刻画出一个身居他乡,哀春伤怀的诗人形象。
C.颈联中春游者风度翩翩,潇洒自得的神志跃然纸上,读之令人大有“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之感。
D.尾联构思新颖,造语清新。作者一反前两联孤独伤感之情,表现出了乐观向上的情怀。

3.一个“徒”字和和一个“漫 ”字表现了一种怎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晚 望
[清]郑珍
向晚古原上,悠然太古春。碧云收去鸟,翠稻出行人。
水色秋前静,山容雨后新。独怜溪左右,十室九家贫。
(1)这首诗字面平易,却实有锤炼之功。颔联“收”“出”两字以浅为深,以俗为雅,用得很特别。请简
要赏析这两个字的妙处。
(2)这首诗是怎样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的?请结合全诗内容进行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听流人水调子
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注】流人:流落江湖的乐人;水调子:水调歌。
第一句写景,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这首诗中的“断弦”二字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请就“断弦”这一细节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鹧鸪天
辛弃疾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①。燕兵②夜娖③银胡鞣④,汉箭朝飞金仆姑⑤。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①锦檐突骑渡江初:指作者率起义队伍投归南宋之事。②燕兵:即金兵。③娖:整备好,戒备森严。④银胡鞣:银色的箭囊。⑤金仆姑:箭名。
试分析“春风不染白髭须”一句的意境,并说说它与全词的关系。
这首词在表达技巧上最为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结合词的内容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题目。
【双调】沉醉东风·维扬怀古
无名氏
锦帆落天涯那答,玉箫寒、江上谁家?空楼月惨凄,古殿风萧飒。梦儿中一度繁华,满耳涛声起暮笳,再不见看花驻马。
注:①化用前人诗句,意为游船已落到天涯那边,旧王朝已消亡。那答,那边。
“维扬”的今昔有什么不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玉箫寒、江上谁家?”一句中,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