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半死桐
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从修辞的角度对“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一句进行赏析。
词的最后两句“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两句表达什么情感,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问题。
浣 溪 沙苏轼
软草平莎①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②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③元是此中人。
注释:①莎,指莎草,多年生草木。②耦耕,两人各持一耜(sì,古时农具)并肩而耕。③使君,指作者自己。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词的下阕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感怀
(明) 沈宜修
犹见寒梅枝上小。昨夜东风,又向庭前绕。梦破纱窗啼曙鸟,无端不断闲烦恼。
却恨疏帘帘外渺。愁里光阴,脉脉谁知道?心绪一砧空自捣,沿阶依旧生芳草。
(1)上片词人写“烦恼”无端而生,实则有因,请简要分析。
(2)请赏析最后两句中“空自”和“依旧”的妙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绝句
王雱
霏微细雨不成泥,料峭轻寒透夹衣。
处处园林皆有主,欲寻何地看春归?
8.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有什么作用?
9.诗中哪一处点明了全诗的题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做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行香子过七里滩
苏轼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注释】七里滩,又名严陵滩,即当年严光垂钓处。严陵,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同学,不受高官,垂钓于风光秀丽的富春江七里滩。
(1)简要赏析“鱼翻藻鉴,鹭点烟汀”句。
(2)请根据上下文,分析“但”在词中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夏日题老将林亭
张蠙
百战功成翻爱静,侯门渐欲似仙家。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井放辘轳闲浸酒,笼开鹦鹉报煎茶。几人图在凌烟阁,曾不交锋向塞沙?
注:凌烟阁:唐朝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图像的高阁。
1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