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学者说:“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这则材料实质:
| A.批判近代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 B.反对宣传西方启蒙思想家的理念 |
| C.指出宣传西方启蒙思想的缺陷 | D.否定资产阶级宣传启蒙思想的作用 |
邓小平理论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旗帜,下列内容中符合邓小平理论的是()
①邓小平理论中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②邓小平理论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③邓小平理论是在中共十五大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
④邓小平理论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做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些就是他学说中的孪生支柱。”这表明毛泽东的学说()
| A.坚持了农民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
| B.准确把握了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质 |
| C.全面超越了列宁主义的价值水准 |
| D.全盘吸收了马列主义的思想主张 |
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 A.民族主义 | B.民生主义 | C.民权主义 | D.民粹主义 |
胡适在1923年的一封信中说:“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在这里,胡适对《新青年》评价的理由是()
| A.《新青年》代表了提倡维新,推动富国强兵的时代 |
| B.《新青年》代表了反对专制,宣传君主立宪的时代 |
| C.《新青年》代表了主张共和,掀起民主革命的时代 |
| D.《新青年》代表了批判复古,崇尚民主科学的时代 |
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将弹劾李鸿章的奏章拿给他看,说:“有人谗尔为康党(即维新派)!”李鸿章回答:“臣实是康党。……六部诚可废,若旧法能富强,中国之强久矣,何待今日。主张变法者即指为康党,臣无可逃,实是康党。”该材料表明()
| A.慈禧太后已对李鸿章产生了怀疑 |
| B.李鸿章承认自己是“康党”成员 |
| C.李鸿章支持维新派改革 |
| D.李鸿章与维新派的变革有相似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