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请据题分析作答:
(1)甲兴趣小组想探究的具体问题是:酵母菌是否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CO2。现提供若干套(每套均有数个)实验装置如图Ⅰ(a~d)所示:
图Ⅰ 图Ⅱ
①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
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 ;无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 。
②装置中c瓶的作用是: 。
③d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b,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兴趣小组利用图Ⅱ所示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
①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置对照实验,请问对照实验装置(假设该装置编号为Ⅲ)如何设计? 。
②请预测与结论相符合的现象,并填写下表:
序号 |
装置中红色液滴的移动现象 |
结论 |
|
装置Ⅱ |
装置Ⅲ |
||
1 |
a________ |
b 不移动 |
只进行有氧呼吸 |
2 |
c 不移动 |
d________ |
只进行无氧呼吸 |
3 |
e________ |
f________ |
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
(3)请写出糖类(葡萄糖)经过酵母菌代谢活动后变成酒精的化学反应式_ 。
若酵母菌消耗的O2为3mol/L,而释放的CO2为9mol/L,则酵母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
倍。
现有20个腺苷,50个磷酸基团,最多可组成的________个ATP分子和_________个高能磷酸键。
ATP是_________的英文名称缩写。ATP分子的结构式可以简写成_______________,其中A代表__________,T代表____________,P代表____________,~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ATP是细胞内的一种________________化合物。
某草原主要的食草动物是一种食物性非常广的兔,这种兔喜欢捕食草原上的优势草。如图表示兔与这个草原中草类种数的关系,请分析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A~B之间,随着兔密度的增加,草类种数有所增加,其原因是兔把竞争力________的植物种吃掉,可以使竞争力________的种生存,所以草类种数提高。
(2)B~C之间,草类种数随着兔密度增加而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
(3)如果兔喜食的是竞争上占劣势的种类,________出现A~B这段曲线。(填“会”或“不会”)
(4)生态位指生物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与栖息地、食物、天敌等多种环境因子的关系。生态位相似的生物,会发生下列哪种关系()
A.竞争B.捕食
C.寄生D.互利共生
(5)对于每一种生物来说,它周围的一切属于它的环境,包括生物因素和无机环境。下列不属于一只兔的生活环境的是()
A.草
B.其他的兔
C.兔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
D.狼
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请据图分析回答。
(1)若①为神经递质,则它的受体的本质是。
(2)若③代表抗体,则③是由细胞产生的。某患者体内产生一种抗体,可与某神经递质受体结合并使其失活,导致患者肌肉萎缩,最后因呼吸障碍而死亡,这种疾病属于。
(3)若⑥表示甲状腺激素,紧张刺激可引起下丘脑分泌,促进释放促甲状腺激素,进而促进⑥的分泌。⑥含量的增加又会影响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4)当血糖升高时,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填图中数字序号)调节胰岛素的分泌。
(5)图中③、⑤可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用字母表示)
A神经递质B载体蛋白 C性激素
D血红蛋白E呼吸酶F抗体
(6)神经冲动传导到位于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调节维持体温的恒定。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请分析后回答: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结构除了生产者和消费者外,还应包括。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
(2)食虫鸟与食虫昆虫的种间关系是。
(3)生长在该生态系统土壤中的酵母菌和硝化细菌,分别属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酵母菌体内贮存的能量(能/不能)传递给植物。
(4)在植物→鼠→鹰组成的食物链中,鼠经同化作用所获得能量不应该包括()
A.通过鼠呼吸作用释放 |
B.通过鼠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 |
C.通过鹰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 |
D.流入鹰体内 |
(5)调查食虫鸟的种群密度可采用;在调查食虫鸟的种群密度时,若标志物脱落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若鼠由于某种原因大量减少,短期内食虫昆虫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