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状况下分别向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加入30.0 mL同浓度的盐酸,再加入不同质量的由两种金属组成的同种合金粉末,测量放出气体的体积。另在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加入30.0 mL与盐酸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再分别加入与上述实验相同质量的同种合金,测量放出气体的体积。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反应容器 |
甲 |
乙 |
丙 |
合金的质量/g |
0.510 |
1.53 |
3.57 |
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L |
0.560 |
0.672 |
0.672 |
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L |
0.336 |
x |
y |
根据表中数据不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1 B.合金可能由镁与铝组成
C.x=2.016 D.y=2.016
在容积均为500 mL的I、Ⅱ、Ⅲ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l molN2和2.5 molH2,三个容器的反应温度分别为T1、T2、T3且恒定不变,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发生反应N2(g)+3H2(g) 2NH3(g)H<O。实验测得反应均进行到t min时N2的体积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v(H2)=3v(N2)时,可以说明三个容器中的反应达平衡状态 |
B.在t min时,一定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是Ⅱ和Ⅲ |
C.在t min时,一定没有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是I |
D.三个容器中的反应均达到平衡后,容器I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最小 |
一定温度下,往a、b两容器中各注人1 mol三氧化硫,a、b两容器起始体积和压强均相同,分别保持恒容和恒压,发生以下反应: 2SO3(g)2SO2(g)+O2(g),两容器中三氧化硫物质的量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为( )
可逆反应2A(g)+B(g)2C(g),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判断下列图像错误的是( )
科学解释能力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对实验现象或操作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操作及现象 |
解释 |
|
A |
在AgI饱和溶液中滴加0.1mol·L—1NaCl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
AgCl的溶解度或Ksp比AgI小,生成更难溶的AgCl沉淀 |
B |
盛放浓NaOH溶液的试剂瓶用玻璃塞久后,瓶塞很难打开 |
NaOH腐蚀玻璃,生成的硅酸钠将瓶口与瓶塞粘在一起 |
C |
配制FeC13溶液时加入适量盐酸酸化 |
抑制Fe3+水解,防止所配制溶液变浑浊 |
D |
将氯气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溶液显酸性使石蕊溶液变红,次氯酸具有漂白性,使溶液褪色 |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钠与水反应:Na + 2H2O = Na++ 2OH-+ H2↑ |
B.硅酸钠溶液与醋酸溶液混合:SiO32-+ 2H+ = H2SiO3↓ |
C.0.01mol/LNH4Al(SO4)2溶液与0.02mol/L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 NH4++Al3++ 2SO42-+ 2Ba2++ 4OH- = 2BaSO4↓ + Al(OH)3↓ + NH3·H2O |
D.浓硝酸中加入过量铁粉并加热:Fe + 3NO3-+ 6H+ =Fe3+ + 3NO2↑ + 3H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