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下表《1820---1939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分析不正确的
时期 |
乡民迁出总人数 |
迁至他乡种田人数 |
迁至城镇做工或从事小商业人数 |
出国从事工商业人数 |
||||
1820---1849 |
29 |
29 |
0 |
0 |
||||
1850---1879 |
72 |
15 |
49 |
8 |
||||
1880---1911 |
156 |
0 |
118 |
38 |
||||
1912---1939 |
473 |
0 |
77 |
396
|
最早在中国介绍蒸汽机原理的是
A.姚莹 | B.林则徐 | C.魏源 | D.徐继畲 |
“臣奉命征讨,亲历其地,备见野沃土膏,物产利溥,耕桑并耦,渔盐滋生。……资皇上东南之保障,永绝边海之祸患,……此地原为红毛所居,无时不在贪涎,亦必乘隙以图。”材料中的“此地”在“征讨”之后
A.隶属于行省管辖 | B.设置地方自治机构 |
C.归属巡检司管辖 | D.建立省级行政机构 |
宋濂在《元史·百官志》中说“世祖即位,登用老成(登用老儒),大新制作(大规模修改典章制度)……在外者,则有行省……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这充分说明
A.元代职官与宋代相比没有变化 |
B.元朝在地方设行省,行省之下则有路、府、州、县 |
C.行省、路、府、州、县长官为蒙古人与汉人且掌握实权 |
D.反映了当时民族的团结和融合 |
“山东、磊名等路(路:地方行政单位)猛安谋克户之民,不亲稼穑,尽令汉人佃莳(shì,佃种)取租而已。”此材料蕴含信息的的解读,正确的是①契丹人进入了中原地区 ②开始采用了封建剥削方式 ③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融合 ④民族压迫实质是阶级压迫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史学家钱穆评价科举制“乃一种直接的民权,乃一种由社会直接参加政府之权”。这句话说
A.削弱了中央集权 | B.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
C.扩大了政权的统治基础 | D.使“学而优则仕”由理想变为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