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小灯泡上标有“4.8V 2W”的字样,现在测定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并作出小灯泡的电功率P与它两端电压的平方U2的关系曲线.有下列器材可供选用:
A.电压表V1(0~3V,内阻3kΩ)
B.电压表V2(0~15V,内阻15kΩ)
C.电流表A(0~0.6A,内阻约1Ω)
D.定值电阻R1=3kΩ
E.定值电阻R2=15kΩ
F.滑动变阻器R(10Ω,2A)
G.学生电源(直流6V,内阻不计)
H.开关、导线若干
(1)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实验中所用电压表应选用 ▲ ,定值电阻应选用 ▲
(均用序号字母填写);
(2)为尽量减小实验误差,并要求从零开始多取几组数据,请在方框内画出满足实验要求的电路图;
(3)根据实验做出P-U2图像,下面的四个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 .
关于验证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实验中,合力与分力的概念是一种_______的科学思想方法.
(2)某同学在做实验时,操作时弹簧秤平行于板面如图1放置,然后记录力的大小和方向,请你指出这样操作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完成实验后得到的图形如图2所示,图上所画的四个力中,由一个弹簧秤拉橡皮筋得到的力是____.
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电源频率f=50Hz.在纸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图所示,A、B、C、D是依次排列的4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xA=16.6mm、xB=126.5mm、xD=624.5mm,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
(1)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 s;
(2)打C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 m/s(取2位有效数字);
(3)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用xA、xB、xD和f表示).
在“探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实验所研究的对象是 ,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实验中采用了物理学中常用的 的科学研究方法,如图是某实验小组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a﹣F图象,图线与横坐标交点的物理意义是 .
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力(N) |
0.098 |
0.118 |
0.137 |
0.157 |
0.176 |
0.196 |
质量M(kg) |
0.400 |
0.400 |
0.400 |
0.400 |
0.400 |
0.400 |
加速度a(m/s) |
0.170 |
0.196 |
0.233 |
0.287 |
0.325 |
0.371 |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实验中,有位同学做了一系列步骤,其中的两个步骤是这样做的:
①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线,通过细线同时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线的结点达到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记下O点与两个弹簧秤的读数F1与F2;
②只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线沿原来的方向(即两个弹簧同时拉时橡皮条伸长的方向)拉橡皮条,记下此时弹簧秤的读数F’和细线的方向;
以上两个步骤中均有疏漏或错误,分别是
在①中 ;
在②中 .
某电阻额定电压为3V,阻值大约为10Ω.为测量其阻值,实验室提供了下列可选用的器材:
A.电流表A1量程300mA,内阻约1Ω.) |
B.电流表A2量程0.6A,内阻约0.3Ω) |
C.电压表V1量程3.0V,内阻约3kΩ) |
D.电压表V2量程15.0V,内阻约5kΩ) |
E.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50Ω)
F.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100Ω)
G.电源E(电动势4V,内阻可忽略)
H.开关、导线若干
为了尽可能提高测量准确度,应选择的器材为(只需填器材前面的字母即可):
电流表 ,电压表 、滑动变阻器 .应采用的电路图为图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