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学最理想的“原子经济”就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以下反应最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乙烯聚合为聚乙烯 | B.光照条件下甲烷与氯气反应制一氯甲烷 |
| C.铜和浓硝酸反应制硝酸铜 | D.用铜作催化剂将乙醇氧化为乙醛 |
X、Y、Z为三种单质。已知:Y能将Z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而Z又能将X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由此可以推断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
①单质的氧化性:Y>Z>X;②单质的还原性:Y>Z>X;
③对应离子的氧化性:X>Z>Y;④对应离子的还原性:X>Z>Y
| A.只有① | B.只有②③ | C.只有①④ | D.①②③④ |
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
| A.化合物:干冰,冰水混合物,烧碱,小苏打 |
| B.非电解质:乙醇,四氯化碳,氯气,葡萄糖 |
| C.同素异形体:活性炭,C60,C80,金刚石 |
| D.混合物:漂白粉,纯净矿泉水,分析纯盐酸,石灰石 |
对下列化学用语的理解正确的是
A.离子结构示意图 既可以表示35Cl-,也可以表示37Cl- |
B.电子式 既可以表示羟基,也可以表示氢氧根离子 |
C.比例模型 既可以表示甲烷分子,也可以表示四氯化碳分子 |
| D.结构简式(CH3)2CHCH3既可以表示正丁烷,也可以表示异丁烷 |
根据反应(1)→(4),可以判断下列4个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正确顺序是
⑴Cl2+2KI=2KCl+I2; ⑵2FeCl2+Cl2=2FeCl3;
⑶2FeCl3+2HI=2FeCl2+2HCl+I2,⑷H2S+I2=S+2HI;
| A.S>I2>Fe3+>Cl2 | B.Cl2>Fe3+>I2>S |
| C.Fe3+>Cl2>S>I2 | D.Cl2>I2>Fe3+>S |
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和1 mol H2O(g),一定条件下反应:

达到平衡时生成0.67mol CO2,若在相同条件下将H2O(g)改为4mol,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CO2的物质的量为
| A.1.34mol | B.1.0mol | C.0.94mol | D.0.52m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