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类推的思维方法有时会产生错误的结论,因此类推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定其正确与否。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CO2不能与CaCl2溶液反应,则SO2也不能与CaCl2溶液反应 |
B.金属钠着火不能用CO2扑灭,则金属钾着火也不能用CO2扑灭 |
C.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则丙烯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D.Al(OH)3能与NaOH溶液反应,则Al(OH)3也能与氨水反应 |
化学镀铜废液中含有一定量的CuSO4,任意排放会污染环境,利用电化学原理可对废液进行回收处理,装置如图,其中质子交换膜只允许H+通过。已知:①Cu2++ HCHO + 3OH-=Cu + HCOO-+ 2H2O;②还原性:HCHO > M(—种金属)> Cu。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之前,应将含OH-的HCHO溶液加人到装置的左侧 |
B.右侧发生的电极反应式:HCHO-2e-+H2O=HCOO-+3H+ |
C.若将质子交换膜换成阴离子交换膜,放电过程中,大量的OH-将向左侧迁移 |
D.放电一段时间后打开开关,移去质子交换膜,装置中可能会有红色固体、蓝色絮状物出现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 |
B.甲醇、乙醇、甘油互为同系物 |
C.等物质的量的乙炔、乙醛、![]() |
D.以乙烯为原料制备乙酸乙酯的合成路线可以为: |
短周期元素X、Y、Z、W、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Z同主族,Z、W、M同周期,其中X与Y能形成两种物质,且常温下均为液体。W的氧化物既能溶于强碱溶液,又能溶于X、M形成的水溶液。已知W与M形成的物质在178°C时升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Z、W、M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Z>W>M |
B.M分别与Z、W所形成的物质的晶体类型相同 |
C.X2Y2易溶于X2Y中,是由于X2Y2与X2Y能形成分子间氢键 |
D.将Z2Y在空气中加热可得到Z2Y2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粗盐提纯中,当加热到蒸发皿中有较多固体析出,残留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用余热将液体蒸干 |
B.当振荡分液漏斗中的混合溶液时,须用一只手压住分液漏斗的玻璃塞,另一只手握住旋塞,将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
C.从加碘盐中获取碘单质的操作步骤为:溶解—萃取—分液—蒸馏 |
D.实验过程中若皮肤不慎沾上少量碱液,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醋酸溶液或饱和硼酸溶液洗,最后用水冲洗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合成氨反应在低温下能够自发进行,是因为反应物键能之和大于生成物键能之和
B.元素分析仪可以确定物质中是否含有C、H、O、N、S、Cl、Br等元素,原子吸收光谱可以确定物质中含有哪些金属元素
C.人们利用元素周期律在过渡元素中寻找各种性能优良的催化剂,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从而起到很好的节能效果
D.超高分辨率荧光显微镜能够观察到纳米尺度的物质,用它可以获得蛋白质溶液中的分子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