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照下面示例讲一个幽默故事。要求:划线的地点、动物要改换;对话的句式要近似。
示例:熊猫问超市门口站着袋鼠:“怎么不进去啊?”
“保安不让,他们说商场规定要先存包!”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2014年4月23日是第19个“世界阅读日”。某媒体机构曾对中国人的阅读现状作了相关调查,其中两项数据如下:
材料一: 2012年中国人纸质图书的平均阅读量(统计对象为18-70周岁人群)
专业图书(本) |
新闻娱乐报刊(份) |
其它期刊(份) |
4.39 |
77.2 |
6.56 |
材料二:2012年纸质图书人均阅读量对比(单位:本)
以色列 |
韩国 |
日本 |
美国 |
中国 |
64 |
11 |
8.45 |
7 |
4.39 |
⑴ 以上两则材料中的统计数字,反映了中国人在阅读方面存在什么问题?
⑵请你为“阅读日”拟一条宣传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
教育部2013年8月22日公布了《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下面是部分朋友对“史上最严”的减负新规的评论,请你针对网友的评论,提炼出“减负”效果不理想的四条原因。要求语言准确、简明,每条不超过10个字。
@“踏雪寻镅75”:减负新规没有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首要原因是我国庞大人口基数造成的就业、竞争压力,以及压力带来的社会焦虑与急功近利心态,这个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
@“渡西死亡”:建议真正取消重点校、重点班,严格就近入学,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层教育行政部门要真正肩负起责任。
@“ts10000”:现在课程改革的一些不合理之处,弄得一人上学,全家繁忙。我是大学毕业生,儿子上小学五年级,他的作业有时我都辅导不了,比如成语接龙什么的。
@“长沙网友”:建议教育行政部门改革学制,提倡全面发展,拒绝一考定终身。
@“向玉36158”:减负迟迟不能见效,和政府部门抓升学率息息相关。建议建立规章制度,严防地方片面抓升学率。
(摘自《人民日报》2013年8月22日18版)
将下列句子按正确的顺序排列起来。(4分)
①种种迹象都在警告人类,碳排放量若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不仅无法维持,更将继续恶化。
②遏止这一趋势继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就是从我们每个人做起,节能减排,适应低碳生活。
③这绝非危言耸听。
④人类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造成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臭氧层受到严重破坏、全球气候变暖及温室效应等。
⑤科学研究表明,气候变暖将导致地球两极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的速度也将快于预期。
用一句话概括下列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40个字)
2月19日,三幅巨型奥运村鸟瞰图在中轴路上一亮相,立即有许多人驻足欣赏。最大的一幅宣传画宽40米、高10米,围观的人禁不住伸手摸:“嘿,布的,跟真的一样。”负责喷绘宣传画的季先生告诉记者,宣传画的确是布的,之所以看起来跟照片一样,是因为用了电脑喷绘技术。这种“宣传布”织得很密,经过特殊处理,自洁性很好,布沾上灰尘后,下雨一冲刷就可以跟新的一样,基本不褪色。
季先生11年前曾经为亚运会画过宣传画。那时是几个人拎着油漆桶,爬上脚手架,在铁皮上按照画好的格子刷颜色。那种广告牌特别怕风吹雨打,很容易失真,而且不能复制。
下面是某投资咨询公司的一则广告,其中有些词用得不得体,请你帮助修改。
本公司欢迎各界朋友前来请教,我们将不吝赐教,在提供投资策略方面鼎力相助,并惠赠《实用投资指南》一册。
要求:找出并改正用得不得体的词语,写入答题栏表中。
不得体的词语 |
||||
改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