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如果图中表示的是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系统,则叙述正确的是

A.丙为极地高压带
B.常年受丙控制的地区往往形成干燥的气候
C.气压带丁和风带①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
D.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成因与极地高压相同

如果此图是海陆间循环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海洋的是丙 B.目前人类能够干预的环节是③
C.③环节可以补充陆地淡水 D.②环节为植物蒸腾

如果此图表示的是海陆风示意图,且图示时间为夜晚,则代表海洋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如果此图表示的是中低纬大洋环流示意图,则图中表示寒流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只有②

如果此图表示的是北印度洋的季风环流示意图,则图示季节与下列描述相同的是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制约该国土地利用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水分 C.热量 D.光照

该国应该

A.进口稻米缓解粮食生产不足
B.立足国情推进乳畜业发展
C.大力开发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D.开发冰川水缓解水源不足

读“世界某区域图”和“风力统计曲线”,“风力统计曲线”中两条折线对应左图中甲、乙两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乙两地对应的风力统计曲线是

A.甲—①、乙—② B.甲—③、乙—②
C.甲—②、乙—③ D.甲—②、乙—①

造成甲、乙两地一年中风力大小差异的原因是
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②地形起伏③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④海陆位置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甲乙两地之间的水平距离为

A.880km B.960km C.1050km D.1110km

读下图,曲线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中国西南某区域石漠化、环境人口容量、森林覆盖率、生物多样性的统计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该区域最不可能是

A.地表崎岖,峰林广布
B.地表水贵如油,地下水滚滚流
C.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D.多溶洞、天坑等,旅游资源丰富

图中曲线于先升后降的主要原因是

A.上升:植树造林;下降:砍伐森林
B.上升:环境改善;下降:生态破坏
C.上升:人口增长;下降:计划生育
D.上升:科技进步;下降:资源减少

下图为地处北纬50附近欧洲中部的某聚落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

A.河流形成距今2300万年前
B.①处经历了先侵蚀后沉积过程
C.②处经历了水平挤压、断裂下陷等内力作用
D.河流③处左岸堆积,右岸侵蚀

该聚落

A.主要分布在河流西侧的阶地上
B.坐落在河流冲积平原上
C.自然景观以荒漠为主
D.居住区适宜向河滩扩展

下图示意工业化、城市化与城市聚集效应的关系。读图,完成下题。

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伴随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市聚集效应增强
B.都市圈的形成增强了城市聚集效应
C.大城市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导致大城市聚集效应减
D.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时,人口由大城市向小城市迁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