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世界某区域图”和“风力统计曲线”,“风力统计曲线”中两条折线对应左图中甲、乙两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乙两地对应的风力统计曲线是

A.甲—①、乙—② B.甲—③、乙—②
C.甲—②、乙—③ D.甲—②、乙—①

造成甲、乙两地一年中风力大小差异的原因是
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②地形起伏③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④海陆位置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甲乙两地之间的水平距离为

A.880km B.960km C.1050km D.1110km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运动的原因和风的受力分析 乡村集市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地理界线是下列中的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D.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秦岭—淮河

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不同地形区中,请根据下表所提供的甲、乙两地的相关资料,回答小题

地区
经纬度
海拔(米)
一月平均气温(oC)
七月平均气温(oC)

102 oE,25 oN
1891
7.7
19.8

113 oE,28 oN
68
4
32

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A.云贵高原、成都平原 B.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C.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D.云贵高原、洞庭湖平原

甲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其主要原因是

A.所处地形类型不同     B.所属气候类型不同
C.所处海陆位置不同  D.所处纬度位置不同

右图表示我国地理“四极”特征变化趋势图回答小题

下列因素对“四极”形成影响不大的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起伏 D.洋流

影响图中甲地区农业发展的最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地势高 B.气温低
C.降水少 D.冻土分布广

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上的地形区是

A.长白山脉、云贵高原 B.天山山脉、柴达木盆地
C.阴山山脉、吐鲁番盆地 D.武夷山脉、四川盆地

我国人口的现状是

A.总数和欧洲人口总数相等 B.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
C.城镇人口多于农村人口 D.东南部人口密度大于西北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