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百度搜索某词条时找到这样的话: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路、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以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由此判断他搜索的词条应该是是
A.洋务运动之民用工业 | B.维新思想之经济方针 |
C.三民主义之民生主义 | D.新三民主义之民生主义 |
1876中国宁波海关税务司李圭参观该年世博会机器院时,发现美国展品“约居十之八”,而中国“竟无一物于此”,造成中国这一现象的历史根源是
A.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突出 |
B.中国政府关于世博会信息不通 |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才刚刚起步 |
D.中国腐朽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
明清时期,中国人仍然以米、麦为主要粮食。从16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全国耕地面积约增加3亿多亩,不到50%,而人口增加了近3倍。近代以前,中国解决人多粮少的最主要的方式是
A.发展租佃经营,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
B.进一步深化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 |
C.在全国广泛种植国外高产农作物 |
D.发展工商业,推动劳动力转移就业 |
下列言论中,最符合中国古代明清时期国家基本经济政策的是
A.“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
B.“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
C.“待农而食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 |
D.“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
宁波辖区内有三七市镇、二六市村(乡)等城镇,从城镇的形成来看,下列有关推断最有可能的是
A.由草市逐渐发展而来 | B.由工商业市镇逐渐发展而来 |
C.由夜市逐渐发展而来 | D.因特色农业经济逐渐发展而来 |
“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杜甫的这首诗描写的是古代
A.浙江的青瓷 | B.四川的白瓷 |
C.河南的“唐三彩” | D.江西的粉彩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