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主要是由于它

A.消除了不同国家之间的分歧 B.根本上消除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得到了广大亚非国家的认可 D.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史学研究中非常注重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以下史实和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希腊沿海、多山的自然环境
雅典民主政治形成
B
西塞罗说“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力,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
人文精神得到彰显
C
康梁等维新人士创办《中外纪闻》、《时务报》、《国闻报》等报刊
国人普遍接受救亡图存的维新思想
D
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美洲和日本生产的白银合计38000吨;最终流入中国的白银7000或10000吨。
中国商品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

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会走向反面。”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雅典抽签产生陪审法庭成员
B.古罗马以成文法取代习惯法
C.克利斯提尼确立行政选区制
D.古罗马以万民法取代公民法

亚里士多德说:“有些批评家所以要责备梭伦也就在这一点上,他们论证梭伦把审判一切案件的权力交给这些由拈阄法复选出来的公民法官所组成的法庭,……这些法庭的权威日益增强,历任的执政好像谄媚僭主那样谄媚平民。”这样的批评是因为雅典()

A.过度关注平民损害贵族
B.民主制度的弊端显现
C.德才兼备之人遭到排斥
D.陪审法庭高于行政权

下列关于新中国外交发展演变情况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外交范围由东欧国家到西欧国家再到亚非拉美国家
B.外交政策由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到不结盟政策
C.外交趋向由偏重意识形态外交到弱化意识形态外交
D.外交策略由单边外交过渡到双边外交再到多边外交

1862年,清政府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主管外交、通商等事务,衙门匾额上书写“中外褆福”四字。(注:“褆,安也。”)这表明晚清政府()

A.传统儒家思想影响近代外交
B.由闭关锁国到融入世界潮流
C.对外交往注重和平共处原则
D.社会变迁中的外交政策调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