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历史学家陈寅恪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史实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完善科举程序   ②创立行省制度     ③强化文人政治   ④世俗文学兴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位学者把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其观察问题的着眼点在于()

A.社会形态转变 B.政权发生更替 C.国力对比变化 D.文化途径迥异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汉代从昭宣以下的历任宰相,几乎全是读书人……完全是因其是一读书知识分子而获入仕途。”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
①官僚政治体制的确立②考试为主的选官制度实行
③儒学地位的明显提高④文官做相便于限制其权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下图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庭关系示意图》。形成和维护图中社会家庭关系特征的因素有( )

①宗法观念 ②自然经济 ③皇权专制 ④理学思想 ⑤社会习俗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以下是对某部文学作品的评价:它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将可歌可泣的故事和生动丰富的戏剧性场面有机地连缀起来。该作品是( )

下图是宋学海2005年发表的漫画《这雨怎么越下越大》,对这一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

①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②亚洲各国与日本缺乏政治互信
③日本对历史问题没有正确认识④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