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带领一群学生到博物馆参观,走到近代展馆前,导游向同学们介绍近代列强一步步侵略中国的经过时说:“起初①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接下来②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权’;后来③各国派兵保护东交民巷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最后④外国可以在中国开设工厂。”显然导游把列强取得这些特权的顺序弄错了,符合历史事实的顺序是( )
|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④③ |
| C.②④①③ | D.③④①② |
193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修订了1125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其中增加税率的商品有890种,有50种商品由过去的免税改为征税。在当时的形势下,美国的这种做法()
| A.有力地刺激了美国产品的出口贸易 | B.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 |
| C.为摆脱经济危机提供了有效的模式 | D.加快了美国摆脱危机的进程 |
“20世纪初,巴黎、柏林、伦敦的嗜好和说话腔调,传播到了国内最遥远的乡村。根深蒂固的地方文化开始被全国性文化所取代,各国生活方式也愈来愈受到国际消费文化的影响。”促成欧洲发生这种文化变迁的主要媒介是()
| A.报纸和广播 | B.铁路与飞机 |
| C.电影和电视 | D.网络与漫画 |
促使中国由传统的交通运输到近代运输方式转变的决定性因素是()
①近代化轮船、火车的引进②汽车、电车的引进
③北方马车的淘汰 ④南方传统舟船的消失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是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讲话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其中“不折腾”是吸取了建国以来哪些历史事件的教训()
①农业合作化运动 ②“大跃进”运动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④“文化大革命”
|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是周总理1962年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此联是对当时党中央哪一方针路线通俗易懂的注解()
| A.“一化三改造”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
| B.“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
|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总路线 |
|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