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同学在做“探究平抛运动物体的规律”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斜槽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得到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
(1)在提供的下列器材中,不需要的有:           .(填字母代号) 
A.白纸;B.方木板;C.斜槽轨道;D.小球;E.天平;F.重锤线;G.秒表;H.刻度尺;I.打点计时器.
(2)为了得到较准确的运动轨迹,在下列操作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通过调节使斜槽轨道的末端水平
B.为减少实验误差,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轨道上不同位置滚下,最后取平均值
C.为消除轨道摩檫力的影响,应使斜槽轨道的末端倾斜,直到小球能在轨道末端的水平部分匀速运动以平衡摩檫力 
D.小球每次必须由静止从同一位置释放
(3)某同学通过实验描迹得到平抛运动轨迹上A、B、C三个点(如图所示),其坐标标记如图,坐标原点为抛出点,y轴竖直向下,其中    点的位置或坐标的测量有明显的错误,由你认
为正确的数据算出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     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g取10 m/s2 )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t=0 时刻,质点 A 开始做简谐运动,其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质点 A 振动的周期是租 s t=8s 时,质点 A 的运动沿 y 轴的方向(填"正"或"负");质点 B 在波动的传播方向上与 A 相距16 m ,已知波的传播速度为2 m/s ,在 t=9s 时,质点 B 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是 cm

若将气泡内的气体视为理想气体,气泡从湖底上升到湖面的过程中,对外界做了0.6 J 的功,则此过程中的气泡(填"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 J 。气泡到达湖面后,温度上升的过程中,又对外界做了0.1 J 的功,同时吸收了0.3 J 的热量,则此过程中,气泡内气体内能增加了 J

有一根圆台状均匀质合金棒如图甲所示,某同学猜测其电阻的大小与该合金棒的电阻率 ρ 、长度 L 和两底面直径 d D 有关。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1)用游标卡尺测量合金棒的两底面直径 d D 和长度 L 。图乙中游标卡尺(游标尺上有20个等分刻度)的读数 L = cm .

(2)测量该合金棒电阻的实物电路如图丙所示(相关器材的参数已在图中标出)。该合金棒的电阻约为几个欧姆。图中有一处连接不当的导线是.(用标注在导线旁的数字表示)
(3)改正电路后,通过实验测得合金棒的电阻 R=6.72Ω .根据电阻定律计算电阻率为 ρ 、长为 L 、直径分别为 d D 的圆柱状合金棒的电阻分别为 R d =13.3Ω R D =3.38Ω .他发现: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电阻 R 满足 R2= R d · R D ,由此推断该圆台状合金棒的电阻 R =.(用 ρ L d D 表述)

图1是利用两个电流表 A 1 A 2 测量干电池电动势 E 和内阻 r 的电路原理图。图中 S 为开关, R 为滑动变阻器,固定电阻 R 1 A 1 内阻之和为 10000Ω (比 r 和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都大得多), A 2 为理想电流表。

①按电路原理图在图2虚线框内各实物图之间画出连线。


0.120
0.125
0.130
0.135
0.140
0.145

480
400
320
232
140
68


②在闭合开关 S 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 c 移动至(填" a 端"、"中央"或" b 端")。

③闭合开关 S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c至某一位置,读出电流表 A 1 A 2 的示数 I 1 I 2 。多次改变滑动端c的位置,得到的数据为
在图3所示的坐标纸上以 I 1 为纵坐标、 I 2 为横坐标画出所对应的 I 1 - I 2 曲线。

E ④利用所得曲线求的电源的电动势 E =V,内阻 r = Ω .(保留两位小数)
⑤该电路中电源输出的短路电流 I m = A。

钳型电流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当通有交流电的导线从环形铁芯的中间穿过时,与绕在铁芯上的线圈相连的电表指针会发生偏转。由于通过环形铁芯的磁通量 与导线中的电流成正比,所以通过偏转角度的大小可以测量导线中的电流。日常所用交流电的频率在中国和英国分别为50 Hz 和60 Hz 。现用一钳型电流表在中国测量某一电流,电表读数为10 A ;若用同一电表在英国测量同样大小的电流,则读数将是 A .若此表在中国的测量值是准确的,且量程为30 A ;为使其在英国的测量值变为准确,应重新将其量程标定为 A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