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突厥既亡,其部落或北附薛延陀,或西奔西域,其降唐者尚十万口,诏群臣议区处之宜。……朝士多言:“北狄自古为中国患,今幸而破之,宜悉徙之河南兖、豫之间,分其种落,散居州县,教之耕织,可以化胡虏为农民,永空塞北之地。”……礼部侍郎李百药以为:“突厥虽云一国,然其种类区分,各有酋帅。今宜因其离散,各即本部署为君长,不相臣属,国分则弱而易制,势敌则难相吞灭,各自保全,必不能抗衡中国。仍请于定襄置都护府,为其节度,此安边之长策也。”……温彦博曰:“王者之于万物,天覆地载,靡有所遗。今突厥穷来归我,奈何弃之而不受乎!孔子曰:‘有教无类。’欲救其死亡,授以生业,教之礼仪,数年之后,悉为吾民。选其酋长,使人宿卫,畏威怀德,何后患之有?”
──引自《资治通鉴》
材料二 上处突厥降众,东自幽州,西至灵州,分突利故所统之地,置顺.祐.化.长四州都督府;又分颉利之地为六州,左置定襄都督府,右置云中都督府,以统其众。
五月,辛末,以突利为顺州都督,使帅其部落之官。上戒之曰:“……今命尔为都督,尔宜善守中国法,勿相侵掠,非徒欲中国久安,亦使尔宗族永全也。”  ──引自《资治通鉴》
材料三 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唐太宗
请回答:
(1)贞观四年,就如何处理东突厥的政策问题,唐太宗与大臣进行了一番争论。请根据材料一,将争论中出现的几种意见,概括提炼,逐条列出。
(2)请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太宗处理东突厥问题采取了什么办法?有何历史作用?
(3)请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唐太宗在处理这一问题的决策过程体现出的人格魅力。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先生认为“革命尚未成功”,为此,他又进行了进一步的努力和探索。分析“革命尚未成功”的含义。20世纪20年代前期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取得了哪些进步,克服了以往斗争的哪些缺陷?结合国内外背景简析其取得进步的原因。

隋唐时期和宋元时期文化发达的相似原因有哪些?以天文历法为例,隋唐和宋元时期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可以肯定,我的美国同胞们希望我担任总统时将不得不为我国目前形势所迫,以坦率和坚定的态度向他们发表一篇演说.显然,这是坦白、勇敢地说出真相,说出全部真相的时候了。
一一沈琪译《罗斯福就职演说》(节录)
材料二兹宣布,国会的政策是:……促进各同业团体之间的合作行动,以提供普遍福利;要在适当的政府制裁和监督下,引导如维护劳资双方的联合行动;要淘汰不公平的竞争惯例;要使各产业的现有生产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要取消不适当的生产限制(暂时有需要的除外).
一一傅任敢译《全国产业复兴法》(节录)
材料三“新政”未能使美国走出萧条.步入繁荣,由于政府对私人企业持敌视态度,对其管制过严,甚至政府直接参与同私人企业的竞争,因而私人企业的活力大大降低,美国经济反而遭到重创,只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来临,美国通过向交战双方兜售军火才使美国真正走出经济危机,
一一杨目、赵晓《罗斯福“新政”:评价及启示》
材科四新政”出台是在罗斯福上任的1933年,甚至在其担任州长的1930年左右就开始提出并实施了,而标志凯恩斯主义形成的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1936年才出版的。……其国家干预的经济思想在此书中并未成形,因此许多人不承认“新政”是受了凯恩斯主义的影响。
一一资中筠《也谈男斯福“新政”》
请回答,
①材料一中说:“我国目前形势所迫”指的是什么?胡佛总统解决“急迫形势”的主要经济政策是什么?(2分)
②根据材料二,说一说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有哪些?其核心措施是什么? (6分)
③根据材料三,说一说作者怎样评价罗斯福“新政”的?材料认为美国经济“真正恢复”得益于什么? (3分)
④根据材料四,指出作者对罗斯福“新政”与凯恩斯主义的关系持怎样的认识? (2分)

长征精神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宝贵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一一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材料三只要我们大家团结一致,同心同德,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学会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就一定能够加快新长征的步伐.让我们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为改变我国的落后面貌,把我国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勇前进!
一一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①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红军在长征途中克服了哪些困难?中国的革命中心地区发生了怎样的转移? (5分)
②材料二中的“万里长征”是指什么?七届二中全会是怎样加强党风建设的?(5分)
③材料三中“新长征”指什么?“新长征”路上“新”的指导思想有哪些?(4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主要国家在世界经济中所占份额的变化

1750
1800
1830
1900
中国
32.8
33.3
29.8
6.2
英国
1.9
4.3
9.5
18.5
法国
4.0
4.2
5.2
6.8
德国
2.9
3.5
3.5
13.2
美国
0.1
0.8
2.4
23.6
日本
3.8
3.5
2.8
2.4

材料二在1720—1820-子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总值中所占比重的年增长率远高于整个欧洲地区。19世纪初,世界10个拥有50万以上居民的城市中,中国就有6个.明中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明清盛世的综合国力较历代王朝明显提高,在世界范围仍大体保持领先地位.
一一岳麓版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三
印第安人培养的四种植物

请回答:
①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1840年前)我国经济的特点和形成上述特点的国内因素。(3分)
②结合材料三分析这些植物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3分).
③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新航路开辟对我国的双重影响。(6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