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
刘 梦 得 竹 枝 九 章 词 意 高 妙 元 和 间 诚 可 独 步 道 风 俗 而 不 俚 追古 昔 而 不 愧 比 之 杜 子 美 夔 州 歌 所 谓 同 工 而 异 曲 也。昔东坡尝闻余咏第一篇,叹曰:“此奔轶绝尘,不可追也。”
黄庭坚《跋刘梦得〈竹枝歌〉》请写出画线处提及的两位诗人的姓名。
苏东坡说“此奔轶绝尘,不可追也”这句话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2题。 (9分,每小题3分)
左思,字太冲,齐国临淄人也。家世儒学。父雍,起小吏,以能擢授殿中侍御史。思少学钟、胡①书及鼓琴,并不成。雍谓友人曰:“思所晓解,不及我少时。”思遂感激勤学,兼善阴阳之术。貌寝,口讷,而辞藻壮丽。不好交游,惟以闲居为事。
造《齐都赋》,一年乃成。复欲赋三都,会妹芬入宫,移家京师,乃诣著作郎张载,访岷邛之事。遂构思十年,门庭籓溷②皆著笔纸,遇得一句,即便疏之。自以所见不博,求为秘书郎。及赋成,时人未之重。思自以其作不谢班、张,恐以人废言。安定皇甫谧有高誉,思造而示之。谧称善,为其赋序。张载为注《魏都》,刘逵注《吴》《蜀》而序之曰:“观中古以来为赋者多矣,相如《子虚》擅名于前,班固《两都》理胜其辞,张衡《二京》文过其意。至若此赋,拟议数家,传辞会义,抑多精致,非夫研核者不能练其旨,非夫博物者不能统其异。世咸贵远而贱近,莫肯用心于明物。”陈留卫权又为思赋作《略解》…… 自是之后,盛重于时,文多不载。司空张华见而叹曰:“班、张之流也。使读之者尽而有余,久而更新。”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初,陆机入洛,欲为此赋,闻思作之,抚掌而笑,与弟云书曰:“此间有伧父③,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瓮耳。”及思赋出,机绝叹伏,以为不能加也,遂辍笔焉。秘书监贾谧请讲《汉书》,谧诛,退居宜春里,专意典籍。及张方纵暴都邑,举家适冀州。数岁,以疾终。
(选自《晋书·左思传》,有删改)
【注】 ①钟、胡:即钟繇、胡昭,魏晋书法家。②籓溷(fān hùn):篱笆边,厕所旁。③伧父(fǔ):粗野鄙贱的人。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门庭籓溷皆著笔纸著:放置,安放 |
B.思造而示之造:拜访,探访 |
C.世咸贵远而贱近贵:显贵,地位高 |
D.专意典籍意:放在心上 |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说明左思《三都赋》创作成功,形成“洛阳纸贵”原因的一项是()
①思所晓解,不及我少时②不好交游,惟以闲居为事
③门庭籓溷皆著笔纸,遇得一句,即便疏之④谧称善,为其赋序
⑤至若此赋,拟议数家,传辞会义,抑多精致⑥退居宜春里,专意典籍
A.①③⑤ | B.③④⑤ | C.②④⑤ | D.①⑤⑥ |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左思出身寒微,相貌丑陋,不善言辞,小时候习书法、学鼓琴都没有学成,经他后天不断勤奋向学,所写书信重修饰,文采壮美华丽。 |
B.左思面壁十年、呕心沥血写成《三都赋》后,名重一时,当时众多知名学者张载、刘逵、卫权等交口称赞,并相继为之作注作序。 |
C.文章记述天资不算聪慧的左思成功的事例,意在告诉人们家庭儒学熏陶、后天不懈努力以及名流赏誉鼓吹等主客观因素都是不可缺少的。 |
D.文章叙写了陆机初入洛阳,怀抱志愿,先鄙视嘲笑左思,后又为其所折服等事件,旨在从侧面写出《三都赋》的名重当世。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 “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
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谗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
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归而谋诸妇谋:商量。 |
B.予乃摄衣而上摄:披,穿。 |
C.披蒙茸披:分开。 |
D.予亦悄然而悲悄然:忧伤的样子。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将归于临皋是臣进节于陛下之日长 |
B.以待子不时之需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
C.凛乎其不可留也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
D.掠予舟而西也追而视之,乃前寄辞者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第二段写在月白风清之夜,与客行歌相答。先有“有客无酒”、“有酒无肴”之 憾,后有“携酒与鱼”游赤壁之乐。行文在平缓舒展中有曲折起伏。 |
B.文章最后一段写忽然有玄裳缟农的孤鹤振翅横江:掠过瓜舟西丢,这只在暗夜独飞 独鸣的鹤是孤独的,它与处在悠闲愉悦中的苏轼形成对比。 |
C.文章以浪漫的梦境收束,所谓道士化鹤的故事出于“羽化”的游仙思想,作者有此幻想又觉其虚无,正表现出他在出世和人世问题上的矛盾心情。 |
D.《赤壁赋》写在初秋,本文时间移至孟冬;两篇文章均以“赋”这种文体写记游散文, |
也都用了主客问答,一样的赤壁,境界却不相同,然而又都具诗情画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建陵侯卫绾者,代大陵人也。绾以戏车为郎,事文帝,功次迁为中郎将,醇谨无他。孝景为太子时,召上
左右饮,而绾称病不行。文帝且崩时,属孝景曰: “绾长者,善遇之。”及文帝崩,景帝立,岁余不诮呵绾,绾日以谨力,
景帝幸上林,诏中郎将参乘,还而问曰:“君知所以得参乘乎?”绾曰:“臣从车士幸得以功次迁为中郎将,不自知也。”上问曰:“吾为太子时召君,君不肯来,何也?”对曰:“死罪,实病,”上赐之剑。绾曰:“先帝赐臣剑凡六,剑,不敢奉诏。”上曰:“剑,人之所施易,独至今乎?”绾曰:“具在。”上使取六剑,剑尚盛,未尝服也。郎官有谴,常蒙其罪,不与他将争;有功,常让他将。上以为廉,忠实无他肠,乃拜绾为河间王太傅。吴楚反,诏绾为将,将河间兵击吴楚,有功,拜为中尉。三岁,以军功,孝景前六年中封绾为建陵侯。
其明年,上废太子,诛栗卿之属。上以为绾长者,不忍,乃赐绾告归,而使郅都治捕栗氏。既已,上立胶东王为太子,召绾,拜为太子太傅。久之,迁为御史大夫。五岁,代桃侯舍为丞相,朝奏事如职所奏。然自初官以至丞相,终无可言。天子以为敦厚,可相少主,尊宠之,赏赐甚多。
为丞相三岁,景帝崩,武帝立。建元年中,丞相以景帝疾时诸官囚多坐不辜者,而君不任职,免之。其后绾卒,子信代.坐酎金①失候。
酎金:诸侯于宗庙祭祀时献金助祭(选自《史记·卫绾列传》)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文龙字君贲,福州兴化人。能文章,负气节。丞相贾似道爱其文,雅礼重之。拜监察御史,出似道力。然十数年,似道所置台谏皆阘茸①,凡有所建白,皆呈稿似道始行。至文龙为之,独不呈稿,已忤似道。
临安府洪起畏请行类田,似道主其说。文龙上疏以为不可,似道怒,寝其疏。襄阳久被围,似道日恣淫乐,不少加意。时阳请督师,而阴使其党留己,竟失襄阳。文龙上疏极言其失。
虎总师无功,似道庇之,以知安庆,又除赵溍知建康,黄万石知临安。文龙言:“文虎失襄阳,今反见擢用,是当罚而赏也。溍乳臭小子,何以任大阃②之寄?万石政事怠荒,以为京尹,何以能治?请皆罢之。”似道大怒,黜文龙知抚州,旋又使台臣李可劾罢之。未几,吕文焕导大军东下,范文虎首迎降,与文焕俱东。似道兵溃鲁港,溍最先遁,以故列城从之皆遁,始悔不用文龙之言。
边事甚急,文龙上疏曰:“《书》言:三后协心,同底于道。北兵今日取某城,明日筑某堡。而我以文相逊,以迹相疑,譬犹拯溺救焚,而为安步徐行之仪也。请诏大臣同心图治,无滋虚议。”
王世强导大军入广,建宁、泉、福皆降。知福州王刚中遣使徇兴化,文龙斩之而纵其副以还,使持书责世强、刚中之负国。遂发民兵自守,城中兵不满千,大兵来攻不克,使其姻家持书招降之,文龙焚书斩其使。有风其纳款者,文龙曰:“诸君特畏死耳,未知此生能不死乎?”乃使其将林华侦伺境上。华即降,且导兵至城下。通判曹澄孙开门降,执文龙与其家人至军中,欲降之,不屈,左右凌挫之,文龙指其腹曰:“此皆节义文章也,其可相逼邪?”强之,卒不屈,乃械系送杭州。文龙去兴化即不食,至杭饿死。其母系福州尼寺中,病甚,无医药,左右视之泣下。母曰:“吾与吾儿同死,又何恨哉?”亦死。众叹曰:“有斯母,宜有是儿。”为收葬之。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一十·忠义六》)
[注] ①阘茸:无能。②大阃:大城,大郡。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独不呈稿,已忤似道 忤:触怒 |
B.似道兵溃鲁港,溍最先遁 遁:失败 |
C.竟失襄阳竟:最终 |
D.吾与吾儿同死,又何恨哉 恨:遗憾 |
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陈文龙“忠义”的一组是()
① 至文龙为之,独不呈稿 ② 文龙上疏极言其失
③ 始悔不用文龙之言 ④ 文龙斩之而纵其副以还
⑤ 使持书责世强、刚中之负国 ⑥ 文龙去兴化即不食,至杭饿死
A.①③④ | B.①⑤⑥ | C.②④⑤ | D.②③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文龙本来很受丞相贾似道器重,并提拔他担任监察御史,但他从不阿附贾似道。 |
B.陈文龙极力反对贾似道任用范文虎、赵溍,贾似道先贬他的官,后指使李可弹劾他使他被免官,但兵溃鲁港后,贾似道也追悔莫及。 |
C.福州投降元军后,王刚中派人到兴化劝降,陈文龙杀了王刚中的使者,并写信斥责备王世强等人的叛国行为。 |
D.林华投降元军后,又下令让曹澄孙把陈文龙和他的家人都抓到元军中,百般凌辱,但陈文龙宁死不屈,终至绝食而死。 |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 文龙上疏以为不可,似道怒,寝其疏
答:。
② 诸君特畏死耳,未知此生能不死乎?
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张昭字子布,彭城人也。少好学,善隶书,从白侯子安受《矗氏春秋》,博览众书,与琅邪赵昱、东海王朗俱发名友善。弱冠察孝廉,不就,与朗共论旧君讳事,州里才士陈琳等皆称善之。刺史陶谦举茂才,不应,谦以为轻己,递见拘执。昱倾身营救,方以得免。
孙策创业,命昭为长史、抚军中耶将,升堂拜母,如比肩之旧,文武之事,一以委昭。昭每得北方士大夫书疏,专归美于昭,昭欲默而不宣则惧有私,宣之则恐非宜,进退不安。策闻之,欢莲日:“昔管仲相齐,一则仲父,二别仲父,而桓套为霸者宗。夸子布贤,我能用之,其功名独不在我乎!”策临亡,以弟权托昭,昭率群僚立而辅之。
权每田措,常乘马射虎,虎尝突前攀持马鞍。昭变色而前日:“将军何有当尔?夫为人君者,谓能驾御英雄,驱使群贤,岂谓驰适于原野,棱勇于猛兽者乎?如有一旦之患,奈天下笑何?”权谢昭日:“年少虑事不远,以此惭君。”然犹不能已,乃作射虎车,为方目,间不置盖,一人为御,由于中射之。时有逸群之兽,辄复犯车,而权每手击以为乐。昭虽谏争,常笑而不答。
权于武昌,临钓台,饮酒大醉。权使人以水洒群臣曰:“夸日酣饮,惟醉堕台中,乃当止耳。”昭正色不言,出外车中坐。权遣A呼昭还,谓日:“为共作乐耳,套何为怒乎?”昭对日:“昔纣为糟丘酒池长夜之饮,当时亦以为乐,不以为恶也。”权默然,有惭色,遂罢酒。初,权当置丞相,众议归昭
。权日:“方夸多事,取统者责重,非所以优之也。”后孙邵卒,百寮复举昭,权日:“孤岂为子布有爱乎?领丞相事烦,而此套性刚,所言不从,怨咎将兴,非所以益之也。”乃用顾雍。
昭客貌矜严,有威风,权常日:“孤与张公言,不敢妄也。”举邦惮之。
(《三国志·昊书·张昭传》,有删节)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比肩之旧旧:旧交 |
B.而桓公为霸者宗宗:宗族 |
C.非所以优之也优:优待 |
D.孤与张公言,不敢妄也。妄:胡乱 |
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昭率群僚立而辅之权使人以水洒群臣
A. | B. 蟹六跪而二螯余与四人拥火以人 ![]() ![]() |
C. | D. 质于齐,齐兵乃出君为我呼入 |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昭自幼好学,才华出众,声名远扬,虽然被推荐为孝廉,却拒不接受。 |
B.张![]() |
C.张昭在孙权打猎遇险时严肃地劝诫他,但孙权却置之不理,反而建造射虎车继续狩猎。 |
D.张昭忠心耿耿,敢于直言相劝,孙权因此对张昭有敬畏之意,不敢尽情享受娱乐之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