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0年以来,企业污染事件频频发生。2010年7月3日,福建上杭县紫金矿业紫金山铜矿湿法厂污水池发生污水渗漏事故,引发福建汀江流域污染,造成沿江上航、永定鱼类大面积死亡和水质污染。这给企业的哲学启示是                         (     )
①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科学发展观,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②将企业利益与人民群众利益的统一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③确定“绿色企业”的战略定位,打造“环保品牌”,切实坚持“安全至上、环保第一”的企业经营理念 
④面对企业利益,应明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分辨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生态文明建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十月革命后,苏俄先后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对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探索。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

A.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
B.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
C.加强了无产阶级对经济的指导
D.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十月革命后,苏俄先后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对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探索。决定苏俄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到新经济政策上来的根本原因是(  )

A.列宁的英明决策
B.维护苏维埃政权的需要
C.国内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D.苏俄当时生产力水平所致

十月革命后,苏俄先后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对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探索。苏俄新经济政策的最主要措施是(  )

A.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B.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商品买卖
C.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国家掌握涉及经济命脉的重要工矿企业

十月革命后,苏俄先后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对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探索。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克服国内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B.把富农的余粮收归国有,防止富农阶级产生
C.集中物力、财力,战胜敌人
D.把大中小工业收归国有,建立社会主义工业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全面发展的扶贫道路,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减少2.28亿,为全球反贫困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脱贫模式取得的巨大成功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
材料二:通过反贫困战略的实施,使极端贫困人口和刚脱贫易返贫人口分别减少到2 900万和约6 000万。我国经历了从最初的单纯性“输血”式扶贫到开发性“造血”式扶贫的过程,即政府向贫困人口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援助到把国家政策扶贫、投资扶持等与贫困地区干群自力更生结合起来的过程。通过国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引导农民开发当地资源,逐步形成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依靠自身力量脱贫致富。大量事实表明,在反贫困过程中人民群众发挥了极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我国在21世纪走向全面小康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哲学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反贫困战略的转变蕴涵的唯物辩证法原理是什么?
(2)从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分析开发式扶贫的重要意义。
(3)对于极端贫困人口与刚脱贫易返贫人口应该分别采取怎样的扶贫策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