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美尼亚商人艾拉希特斯公元156年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与当地的皮匠西努耶发生了经济纠纷,上诉至法庭。法官对他们两人的裁决将根据
A.《十二铜表法》 | B.罗马万民法 |
C.罗马自然法 | D.罗马公民法 |
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 B.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
下列政治制度或措施中,不是针对地方割据势力的是
A.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 B.明朝在各省设三司 |
C.北宋派文臣到地方做知州 | D.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
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 B.皇帝个人独裁官员惟命是从 |
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 D.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 |
地方势力威胁中央政权的危险基本解除始于
A.隋唐时期 | B.元朝 | C.北宋时期 | D.清朝 |
“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异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 B.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
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 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