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日本流亡期间,梁启超认识到,在政治制度背后实际有一种更广的文化支持,具体表现为国民素质或曰国民性。因此,他提出要造就“新民”,并以“中国之新民”作为自己的笔名。为此,他在1902年2月创办了《新民丛报》。对本段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A.梁启超对中国救亡图存运动的认识上升到文化心理层面
B.梁启超由倡导君主立宪转变为民主共和,是历史的进步
C.《新民丛报》自此成为保皇派宣传君主立宪思想的重要平台
D.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失败关键在于国民政治觉悟尚未开启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思想的萌发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吃面不搁酱,炮打交民巷。吃面不搁卤,炮打英国府。吃面不搁醋,炮打西什库。”这首民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洋务运动 D.戊戌变法

毛泽东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统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这是因为孙中山()

A.第一个指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B.第一个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C.第一个提出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第一人发动了旨在推翻清政府的武装起义

南京东郊紫金山自古便是钟灵毓秀之地,近代以来,随着孙中山先生移葬于此,紫金山更是名冠华夏。这里重要的景点就是碑廊,其中就有《民报》发刊词的碑文。它的主要内容是()

A.民主科学 B.《资政新篇》
C.《临时约法》 D.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对政治近代化的贡献最主要的是()

A.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
B.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C.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最主要意义在于()

A.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限制了袁世凯的权力
C.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