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史学家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在我们之前900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这里所说的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指的是
A.李悝变法 | B.商鞅变法 | C.北魏孝文帝改革 | D.王安石变法 |
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新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新兴城市大量出现 | B.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的建立 |
C.工业革命不断扩展 | D.欧洲殖民者掠夺美洲土地 |
1904~1907年中国兴起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份,引起了全国到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以上材料说明这次兴办实业的浪潮
A.与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机相联系,带有爱国的性质 |
B.直接推动力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C.欧洲列强放宽了对中国经济侵略是主要原因 |
D.是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政策的结果 |
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密切尔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开放贸易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占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出现这一结局的根源是
A.清政府继续实行闭关政策 | B.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的抵制 |
C.英国商品倾销仅限于五处口岸 | D.鸦片的输入严重削弱了国人的购买能力 |
茅盾的小说《春蚕》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但他很相信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以下对这段描写理解正确的是
①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②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
③中国的自然经济已经瓦解
④列强的侵略客观上推动了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
A.工业结构不合理 | B.地区分布不平衡 |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 D.军阀割据混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