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一个群落可能被另一个群落所代替 |
B.在一定的条件下,不毛之地也有可能长成森林 |
C.火山爆发后在火山岩上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反映的是一种次生演替现 |
下列属于第一道防线的是:
①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②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
③吞噬细胞的内吞作用;④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
⑤皮肤的阻挡作用;⑥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⑦抗体与细胞外毒素结合
A.①②③⑤ | B.②③④⑤ | C.①②④⑤ | D.②⑤⑥⑦ |
如图表示某人在休息时,单位时间内其单位面积皮肤血管内血液的相对流量,在A时刻,室内温度由15 ℃突升至40 ℃,在B时刻,室内温度又突降至15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A时刻,室内温度变化时,皮肤血管收缩、立毛肌舒张 |
B.在AB段,因外界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温度,所以人体不散热 |
C.在AB段,人体内酶的活性比BC段高 |
D.在BC段,人体体温仍能保持相对恒定 |
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神经调节的信号有电信号和化学信号,而激素调节仅有化学信号 |
B.神经调节结果是使效应器作出反应,而激素调节的结果是使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改变,神经调节作用范围较广泛 |
C.在人与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体液调节起主导作用 |
D.所有生物都同时存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
经研究发现垂体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结构,其中神经垂体无合成激素的功能。图中甲、乙表示垂体的两个部分。a~d表示物质,已知a为蛋白质类激素。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下丘脑合成后通过结构乙释放的d只被运输到肾小管和集合管 |
B.若给动物饲喂含a的饲料,则c的含量不变 |
C.物质c对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作用为负反馈调节 |
D.图中结构甲表示腺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
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如图表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的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降低 |
B.刺激→①→②→③→胰岛A细胞,是神经调节,其中②结构位于大脑皮层 |
C.靶细胞的“受体”是糖被 |
D.靶细胞接受激素的刺激后,促使肝糖原分解及非糖物质的转化,血糖浓度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