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对农作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研究,可以指导我们的农业生产。下面是某研究小组以番茄为材料所做的相关实验及其结果,请回答相关问题。
(1)由甲图可推知,与P点相比,Q点限制单株光合强度的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写出两种),甲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栽培农作物时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
(2)种植番茄的密闭大棚内一昼夜空气中的CO2含量变化如图乙所示。C→F段,叶绿体内ADP含量最高的地方是____________,叶绿体内C3的含量将_____,一昼夜内植株是否显示生长现象?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乙图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密闭大棚种植作物时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对称叶片左侧遮光右侧曝光(如图丙),并采用适当的方法阻止两部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转移。在适宜光照下照射12小时后,从两侧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a和b(单位:g)。则b-a所代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丁(如图)可用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根据该图的材料及设置,可以确定该实验的因变量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而自变量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人工湿地的作用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甲图表示燕麦幼苗生长素浓度与作用的关系;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丙图表示燕麦胚芽鞘。(12分)

(1)甲图中, c点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__,对芽的效应是____________。甲图中曲线的来历是:材料培养→IAA处理→测量、记录→统计、计算并分析。如果选择小麦,需要将切取的胚芽鞘尖端下的一段用蒸馏水浸泡,其目的是。图中的二条曲线表明,IAA作用的特点具有
(2)乙图中b侧生长素浓度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a侧,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引起的,a侧生长素对茎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为验证单侧光照射下,丙图燕麦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其横向运输发生在A段而不是B段。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帮助其完成下列有关实验过程:
①实验材料及用具:燕麦胚芽鞘,一侧开孔的硬纸盒,薄云母片,光源等。
②实验过程;给以左侧单侧光照射,在下列图中绘出插入云母片的位置,并在下面用文字说明。

③实验结果:a.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

泡菜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大众喜爱的发酵蔬菜制品,但近年科学研究发现,蔬菜在腌制过程的某些阶段会产生较多的亚硝酸盐。乳酸菌是泡菜生产中的主要生产菌种,不同乳酸菌的繁殖周期不同。某兴趣小组希望获得生产周期短、亚硝酸盐含量低的泡菜。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假设不同乳酸菌在一个繁殖周期中产乳酸量相近。)
⑴从实验目的分析,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选取6种泡菜老液,筛选优良的乳酸菌菌种。筛选示意路线图如下:

⑵乳酸菌的培养条件除了适宜的温度、pH之外,还必须保证___________条件。
⑶初筛、复筛宜选择__________(固体或液体)培养基,当复筛的培养基中出现即可接种到斜面保藏。 增值培养宜选择__________(固体或液体)培养基。
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取6组相同的泡菜坛,每个坛中加入等量 的冼净灭菌的新鲜蔬菜,再分别倒入等量的煮沸已冷却的10%盐水和等量的乳酸菌(分别从泡菜老液中筛选所得)。封坛前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封坛后置于同一环境中。
⑷在腌制过程中,坛中会出现溶液量增多现象,主要原因是
⑸封坛一段时间后,需要开坛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并进行实验数据记录,请设计实验记录表:
⑹根据上述的实验结果,筛选合适的乳酸菌作为菌种来制作泡菜。而最佳食用泡菜的时间,应该选择
时间段。

补充正常凝血因子F8可以治疗甲型血友病,因此可以利用转基因技术人工生产F8。
某种大肠杆菌的质粒中含有β-半乳糖苷酶α片段序列(图2),大肠杆菌的DNA分子中则含有β-半乳糖酶ω片段序列(图1),由于天然大肠杆菌同时具备这两种片段序列,可以使培养基中含有X-gal底物转变成蓝色产物,当缺少任意一个α或ω片段序列,X-gal底物不能转变成蓝色产物。HindⅢ、 EcoRI、BamHI分别为三种限制性内切酶,下图3中箭头所指为三种限制酶的切点。

⑴要能筛选出转基因菌种,应选用的限制性内切酶是,选择的依据是
⑵限制酶作用于DNA的部位是

A.氢键 B.糖苷键 C.磷酸二酯键 D.肽键

⑶控制F8的基因也可以通过人体细胞相应的mRNA来合成,该合成的过程称为。将经转基因技术处理过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后,再将大肠杆菌接种到含有X-gal底物的培养基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中出现较多的蓝色菌落,这是因为

Ⅰ.人类的甲型血友病为伴X隐性遗传疾病,致病基因用字母h表示;粘多糖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俗称蚕豆黄)均为单基因遗传病,其中粘多糖病基因与正常基因可用字母A或a表示,蚕豆黄病基因与正常基因可用字母E或e表示。
下列为甲、乙家族通婚的遗传系谱图(图1),通婚前,甲家族不具有粘多糖致病基因,乙家族不具有蚕豆黄致病基因。请据图回答。

⑴Ⅰ-2不具蚕豆黄致病基因,可推知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疾病是
⑵在人群中,平均每2500人中有1位粘多糖病患者,Ⅱ-6产生具粘多糖致病基因配子的几率是,Ⅱ代的5号与6号再生一个患两种病孩子的机率是
⑶选择人群中与Ⅰ-1与Ⅰ-2的基因型一致的婚配家庭进行统计调查,结果发现他们所生子女中,儿子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血友病兼蚕豆黄病:仅血友病:仅蚕豆黄病:正常为9:1:1:9,Ⅰ-1的基因型是,理论上Ⅰ-1与Ⅰ-2再生一个与Ⅱ-4基因型相同的孩子的几率是
⑷Ⅳ-3号在孕期进行胚胎细胞染色体检验,发现第7号、第9号染色体因为彼此交叉互换而与正常人不同,(见下图2)。已知7号染色体的片段重复会出现胚胎流产,9号染色体的部分片段减少会出现先天痴呆。Ⅳ-3号细胞中的基因组成是否有变化?;上述2条染色体变异类型分别为;Ⅳ-3号将会出现现象。
Ⅱ.正常基因可以控制合成凝血因子F8,甲型血友病的产生是因为控制合成凝血因子F8的基因的中间部分碱基缺失,不能合成凝血因子F8。为了探明Ⅳ-2的病因,医院对上述遗传系谱图中的Ⅲ、Ⅳ代成员的该等位基因片段进行了PCR扩增,然后对扩增产物进行凝胶电泳,电泳的结果如下图3:

⑴从DNA分子上将上述相关基因片段取出,需要酶。
⑵Ⅲ-3的基因型是(只考虑血友病及其相对性状)
⑶根据电泳结果与遗传系谱图,推论Ⅳ2的无血友病XXY症的形成原因

科学家在研究北美两种不同物种果蝇(种1与种2)的进化过程时发现,在百万年之前,北美大陆只有一种果蝇,其基因型aabbccDDeeff。随后不同区域的果蝇出现了不同的基因(见下图);当基因A与B同时出现个体中会发生胚胎早亡;同样,基因C与D或E与F同时出现也有胚胎期早亡现象。

⑴甲地所有的果蝇称为
⑵北美大陆不同区域在阶段I出现了基因的差异,这种变化说明基因突变的特性。
⑶果蝇最多只能飞跃邻近两地的距离。对历史阶段Ⅰ而言,甲地与乙地果蝇之间的差异可能属于多样性,判断的理由是;甲、丙两地的果蝇之间的差异可能属于多样性。
⑷北美大陆在阶段Ⅱ时,一些地区的果蝇消失,其消失的原因可能有(多选)

A.果蝇不适应逐渐改变的环境 B.环境导致果蝇基因定向突变
C.突变产生了新的致胚胎早死基因 D.可逆性突变使两地果蝇基因相同

⑸甲地与戊地果蝇最终进化成两个物种,运用现代综合进化理论解释其可能主要原因:,最终导致生殖隔离。
⑹若甲地果蝇(种1)一个基因组含有15000个基因,甲地共有果蝇50000只;戊地果蝇(种2)一个基因组比甲地果蝇多了25个新基因,戊地共有果蝇38000只。比较两地的果蝇种群基因库的大小:
⑺整个美洲大陆从最初的一种果蝇(基因型aabbccDDeeff)发展至今已有许多种果蝇,这种进化现象称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