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列对这种经济体制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一度促进了苏联经济的迅速发展 | B.阻碍了苏联经济向社会主义过渡 |
C.造成了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 | D.是造成苏联解体的历史根源 |
有学者用三个“G”来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即上帝(God)、荣誉(Glory)、黄金(Gold),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对黄金的狂热追逐②向海外传播基督教③开发土地资源④弘扬骑士精神或军功封爵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在这一年抵达北京履新的前世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 B.确定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
C.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 D.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 |
“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生活先好起来。……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体现这一理念的是
①建立人民公社 ②鼓励发展个体企业 ③发展乡镇企业 ④设立经济特区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奥巴马上台伊始就表示要步罗斯福“新政”的后尘,来一个“新新政”。由此可知奥巴马推行的“新新政”的主要特点是
A.国家干预经济 | B.兴修大型水利工程 |
C.推行社会福利政策 | D.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
2009年12月9日,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成功试运行,列车时速高达394公里,创造两车重联情况下的世界高速铁路最高运营速度。作为新型交通工具的火车在19世纪末传入中国,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有
①促进了信息的交流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②带来了一些城镇的兴衰
③便利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经济④减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A.①②③ | B.①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