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支试管分别充满O2、NO2、Cl2、NH3四种气体,把它们分别倒立于盛有下列各种流体的水槽中,发生的现象如下图所示,其中充满Cl2的试管是

A B C D
已知X+、Y2+、Z―、W2―四种离子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于X、Y、Z、W四种元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X>Y>Z>W | B.原子序数:Y>X>Z>W |
| 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Z>W>Y>X | D.还原性:X>Y,W2―>Z― |
氯仿(CHCl3)常因保存不慎而被氧化,产生剧毒物光气(COCl2):2CHCl3+O2―→2HCl+2COCl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A.CHCl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 |
| B.COCl2分子中中心C原子采用sp2杂化 |
| C.COCl2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
| D.使用前可用硝酸银稀溶液检验氯仿是否变质 |
如图是乙烯分子的模型,对乙烯分子中的化学键分析正确的是
| A.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 |
| B.sp2杂化轨道形成π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σ键 |
| C.C—H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C之间是未能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 |
| D.C—C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H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 |
对于原子半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同周期元素(除了稀有气体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
| B.对于第三周期元素,从钠到氯,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
| C.各元素的原子半径总比其离子半径大。 |
| D.阴离子的半径大于其原子半径,阳离子的半径小于其原子半径。 |
食盐晶体是由钠离子(下图中的“º”)和氯离子(下图中的“•”)组成的,且均为等距离的交错排列。已知食盐的密度是2.2 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6.02×1023 mol-1。在食盐晶体中两个距离最近的钠离子中心间的距离最接近于
| A.3.0×10-8 cm |
| B.3.5×10-8 cm |
| C.4.0×10-8 cm |
| D.5.0×10-8 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