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世纪中期的某法律规定:“如果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与(受害者)和解者,则他本身亦应遭受同样的伤害。”下列有关该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保障了人人平等 | B.使平民利益得到保护 |
| C.巩固了国家统一 | D.成为维护民主政治的有力武器 |
有人把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划分为初步探索、制度创新和纵深推进三个阶段,其中1993—2003年被称为制度创新阶段。这里的“创新”具体是指()
| A.按劳分配制度的创新 | B.管理模式的创新 |
| C.所有制方面的创新 |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新 |
以下是新中国一位普通农民日记中的记录:①菊兰偷偷地跟上一些妇女去掐喂牲口的苜蓿……后来掐不到苜蓿,便偷偷地到地里掐些小麦叶子,回来用麸子拌成菜疙瘩②生产队在我家门口树底下召开社员会……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③争胜说:“现在已经发展到信息社会,你和我妈没有电话怎么能行呢”④嘎子看到路口刚刚刷上标语:“公社食堂真是好,省劳力来节约粮;厨房餐厅宽又大,男女老少喜洋洋。”按相关历史事件、现象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应该是()
| A.①②④③ | B.④①②③ |
| C.②①③④ | D.②④①③ |
无锡申新三厂和茂新二厂是荣德生创办的企业。1942年5月前后,日军曾提出要“合作经营”无锡申新三厂和茂新二厂,或签订租约租用这两家工厂,荣德生都严词拒绝,日商丰田纱厂企图强行收买上海申新一厂和八厂产权,荣德生也不答应。他说:“我是中国人,决不把中国的产业卖给外国人。”下列有关表述,不准确的是()
| A.民族企业要发展,必须完成反帝任务 |
| B.上海民族企业受到日本企业和官僚资本的双重挤压 |
| C.拒绝日本收购,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 |
| D.不把产业卖给外国人,体现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 |
据台湾学者张玉法《中国现代史》统计。1862——1910年清朝中央政府主持开办了许多工业企业,主要的类型有:兵工厂、纺织厂、铸钱厂、造船厂等。以上各类企业对应的数量最有可能是()
| A.42、7、5、2 | B.7、42、5、2 |
| C.5、7、42、2 | D.2、5、7、42 |
“科学管理之父”特勒(1856—1915)认为通过科学管理可以将雇员的高工资和雇主的高利润、低成本同时达到。为此,他反对雇主凭经验进行管理和雇员凭经验进行操作的老做法,并于20世纪初期倡导起“科学管理运动”。这一运动出现的主要背景是()
| A.工业革命推动企业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
| B.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
| C.企业生产管理已经实现了制度化和科学化 |
|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推动管理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