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巴黎和会上,日本代表对欧洲事务很少开口,被称为“沉默的小伙伴”,日本沉默的主要原因是

A.认为没有资格介入欧洲事务 B.无力与欧美列强争夺欧洲霸权
C.日本代表不擅长外交 D.专注亚洲事务及其权力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周公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提出“仁政”,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心”。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

A.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 B.顺应天意,无为而治
C.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 D.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

某些外国学者认为汉代察举制是“中国对世界的最大功绩”。下列与察举制相符的是()

A.“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B.“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C.“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D.“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已立身之美者也。”

鲁哀公十四年夏,齐国陈恒弑其君,孔子斋戒沐浴三天,向哀公恳请伐齐,哀公让他“告季孙”,孔子又向季孙(鲁国的卿家贵族,掌握鲁国实权)请求出兵,结果遭到拒绝。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宗法分封制已经走向全面崩溃
B.儒家思想未能在社会上广为流行
C.孔子的主张与现实政治脱节
D.季孙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英国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说:“国家只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所拥有的巨大力量,最终是要移交给超国家的全球性机构的。从‘联邦的世界’走向‘世界的联邦’,理所当然,势在必行。”这段材料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A.全球经济一体化已客观存在
B.全球经济一体化利与弊并存
C.强调全球政治合作的必要性
D.加快推进政治一体化的进程

欧共体成立之初,英国采取了袖手旁观的态度;但1973年英国成为了欧共体成员,至今英国是欧盟国家中没有使用欧元的国家。英国与欧共体(欧盟)的关系说明( )

A.英国在欧洲发挥着主体作用
B.英国彻底丧失了在欧洲所有的权利
C.法国强烈抵制英国加入欧共体
D.大国情结与国家利益影响外交决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