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思想上为宗教改革奠定基础的有
① “异端”思想盛行 ② 文艺复兴运动推动
③ 民族国家发展 ④ 资本主义萌芽
A.①②④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 |
道家创始人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表明他
A.强调“大一统” | B.主张顺应自然 |
C.推崇法的作用 | D.相信天人感应 |
针对当时“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社会现状,孔子主张()
A.克己复礼 | B.为政以德 | C.仁者爱人 | D.有教无类 |
1956年,毛泽东两次观看昆剧名曲《十五贯》。之后,《人民日报》首次为一场戏剧演出刊发社论,称赞其“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结合时代背景可知当时昆曲复兴的主要原因是()
A.双百方针的贯彻 | B.昆曲名剧的涌现 |
C.大众舆论的吹捧宣传 | D.昆曲艺术的高雅 |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深刻阐发了()
①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②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关系
③改革开放、革命与解放生产力的关系④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④ | D.①②③ |
下列关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头20年先进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分析和评论,不正确的是()
A.相继经历了由“走英日道路”到“走美法道路”再到“以俄为师”的过程 |
B.先后实践或主张了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社会主义思想等政治方案 |
C.先进的中国人已经探索出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
D.反映出先进的中国人在寻求救国救民道路时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