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所示的日期约为 ,判断依据是
(2)此时,地球运行在 (近日点或远日点)附近。
(3)弧MAN是 (晨或昏)线。此刻,下列各地的地方时分别是:B 时,C 时。
(4)此时,A地的太阳高度是 ,A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
(5)字母所示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是 和 。(2分)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是南半球的 季节,亚欧大陆上形成 (高、低)气压。它割断了 气压带,使其只能保留在海洋里。
(2)半年后,A处刮 季风(风向),我国东部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B处刮 季风(风向),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将按 时针方向流动。
(3) 是季风环流形成的主要因素。而形成我国西南地区及印度一带的西南季风的重要成因则是 。
下图为“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图”, 读图回答下列题。
(1)当地球位于A地时,北半球为 日(节气),太阳直射点位于 ,南半球各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 。
(2)当地球位于B地时,北半球为 日(节气),太阳直射点位于 ,全球的昼长为 小时,正午太阳高度自 递减。
(3)当地球从C地公转到D地,北半球的昼夜长短变化是昼变 ,夜变 ;该时段太阳直射点向 移动。
读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图a)和亚洲季风环流图(图b),回答问题。
(1)说出A气压带名称及受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
(2)B风带名称为________。画出B所在风带的风向。
(3)当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处于如图a所示位置时,亚洲季风环流为图b中________(填甲或乙)所示,此时东亚地区的风向为________。
(4)每年2月下旬,我国部分地区会出现“倒春寒”现象,当时控制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为________,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特点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四幅图中,符合西欧主要气候类型的是________。
(6)说出西南季风的成因。
读日照图(图中倾斜线部分为夜),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经度)、 (纬度)。
(2)此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应向 (南、北)移动。地球绕日公转的位置即将到达 (近、远)日点。
(3)此时,M、X、Y、Z四城市中熄灭路灯的是 ,四城市中一年昼夜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再过6个月,以上四城市在当地正午时,相同高度的旗杆影子最短的是 。
(4)此时,地方时为0:00的经线是 。
(5)此时,北京时间为 。
(6)M地的昼长为 小时,日出时间为 。
(7)此日y地正午太阳高度是 。
(8)此日过后半年内,库尔勒市的正午太阳高度将()
A.逐渐变大 | B.逐渐变小 |
C.先变大再变小 | D.先变小再变大 |
读三大类岩石循环转化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A、B、C各代表的内容。
A ;B ;C 。
(2)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箭头的地理含义:
① ;④ ;
⑤ ;⑥ 。
(3)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可概括为:从 到形成各类 ,又到新的 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