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 “乞巧节” (学习纺织工艺的节日)。它起源于我国古代 “牛郎与织女” 的美丽传说。导致这一节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

A.古代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B.人们对神话传说的钟爱
C.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D.人们对牛郎与织女遭遇的同情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宋会要辑稿》载:“(宋高宗时)土豪大姓、诸色人就耕淮南,开垦荒闲田地归官庄者,岁收谷麦两熟,欲只理一熟。如稻田又种麦,仍只理稻,其麦佃户得收。”这说明()

A.生产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土地的大规模开发
B.生产技术的进步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
C.生产技术的进步增加了地主的收入
D.生产技术的进步并不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国舍人出身的蔺相如因为出使秦国“完璧归赵”而拜为上大夫,又因为在渑池会上斥责秦王、羞辱秦国文武群臣而拜为上卿。从这一记载中可以看出()

A.商周盛行的官爵制度发生重大变化
B.西汉史学家对秦国仍存在偏见
C.功勋开始成为官爵升迁的唯一依据
D.儒生的政治地位得到大幅提高

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一一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但是,14—18世纪,三大发明在中国却未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原因是中国( )
①封建专制制度强化②自然经济的延续③文化专制禁锢④推行闭关政策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中国古代生产和科技在不断进步中,中外交流十分繁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耕作技术大体经理了从“刀耕火种”.一牛挽犁的发展过程
B.纺织原料使用的先后顺序是麻和葛.家蚕丝.棉花
C.指南针在明清时期经由海路传入阿拉伯
D.印刷术经由波斯传到西方

明清之际我国总结性科技著作涌现,这些著作( )
①反映了我国传统科技居世界领先地位
②包含了当时中外文化交流的成果
③内容反映了当时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情况
④包含着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