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20l0年7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广 大网友在线交流时说:“一个社会当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那么注定它是不公平的,这个社会也是不稳定的”。如果说把做大社会财富这个“蛋糕”看作是政府的责任,那么,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分好,那就是政府的良知。
材料二2010年8月6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表示,中国已基本具备条件,实现“年均工资增长15 %以上,五年左右就可以翻一番”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针对我国不同人群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都发现了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有专家分析,“收入倍增计划”必须从底层做起,要靠最低工资水平的 不断提高。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
(1)如何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创造条件?
(2)如何在“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中分好“蛋糕”?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货币政策是国家通过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求以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方针和策略的总称。近二十年来.我国的货币政策进行过多次调整,上个世纪八+代末至九十年代初,国民经济运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从1993年至1996年f问,政府实行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为了防范中国经济出现衰退,政府把“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2003年以来,政府开始适当紧缩银根,货币政策在“稳健”和“适度从紧”之间寻找平衡;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面对中国经济存在的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等问题,将货币政策由“稳健”改为“从紧”;2008年下半年以来为了克服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国开始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上述我国货币政策的变化主要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哪些道理?(12分)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开始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大踏步前进。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对实践提出了新课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上述材料蕴涵了认识论的哪些道理,请加以分析说明。

中国和非洲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都拥有相同或相近的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血与火的奋斗历程,使得中非之间在很多涉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上,都能够达成一致的立场。在新形势下,中非共同利益在扩大,相互需求在增加。建立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是中非合作的内在需要,也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中非国家领导人本着友谊、和平、合作、发展的宗旨,共商推动中非关系发展、促进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大计,一致同意建立和发展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北京峰会丰富了建设和谐世界的理论和实践,从而必然地载入了中非关系乃至中国对外关系发展的史册。
运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说明中非建立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哲学道理。

世界农业“三强”的荷兰,在1990年制定了“回归大自然的计划”。低洼之地的荷兰,农业条件恶劣,几百年来,荷兰人一直向大自然要地,靠围海造田扩大土地面积。然而,现在农业发展了,政府又在考虑把一些土地还给大自然,以保持自然的生态平衡。荷兰政府将在今后30年里,投资购买有环保价值的4万公顷土地作为自然保护区,购买5万公顷土地以美化自然环境,最终把目前耕地的1/10归还给森林、湖泊和沼泽地,使稀有植物得以繁殖,使濒临灭绝的鸟类、野生动物重获栖息之地。
结合材料,说明应怎样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12分)

(22分)材料一:2003年、2007年我国收入分配状况


指标



平均增长速度

国民收入
13.58万亿元

25.73万亿元

10.8%

财政收入

2.17万亿元

5.13万亿元

22.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8472元

13786元

9.8%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2622元

4140元

6.8%

材料二: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经济总量实现跃升的同时,中国社会内部的利益冲突也渐渐浮出了水面,贫困阶层和弱势群体的出现,贫富差距继续扩大,导致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摩擦和冲突增多。这些不仅干扰了社会的稳定,也对经济发展构成了威胁。
材料三:2010年我国居民收入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差距:居民收入的差距逐渐呈现扩大的趋势;城镇居民收入年增速为8%--9%,农村居民收入年增速为4%--5%;某些垄断性行业人均年工资超过6万元,而全国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大都在2万元以下;财富多的人(占城市居民10%)拥有的财富占全部城市财富的45%,而财富少的人(占城市居民的10%)拥有的财富仅占全部城市财富的1.4%.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答:
(2)材料二和材料三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
(3)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