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的冠毛有长毛的,也有短毛的, 基因用P、p表示;植物有高也有矮,基因用Q、q表示,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为鉴别显隐关系进行如下杂交:①、短毛矮茎丙×长毛高茎甲→F1 :短毛矮茎570株,长毛矮茎555株 ②、短毛矮茎丙×长毛高茎乙→F1 :全部为长毛矮茎。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长毛和矮茎是显性性状 |
B.在杂交组合①中,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ppQQ和Ppqq |
C.将杂交组合①的F1相互杂交,F2中短毛矮茎植株占3/16 |
D.将②组合的F1个体进行自交,F2中短毛高茎植株占1/16 |
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在非同源染色体上。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的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所得后代表现型是高秆∶矮秆=3∶1,抗病∶感病=3∶1。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以上后代群体的表现型有4种 |
B.以上后代群体的基因型有9种 |
C.以上两株亲本可以分别通过不同杂交组合获得 |
D.以上两株表现型相同的亲本,基因型不相同 |
一批基因型为AA与Aa的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1∶3。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数量之比为
A.3∶2∶1 B.7∶6∶3 C.5∶2∶1D.1∶2∶1
某种植物果实甜味(A)对酸味(a)为显性,子叶宽大(B)对狭窄(b)为显性的,经研究证明A和B是独立遗传的,如下图为植物杂交实验简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种皮1和果皮1的基因组成都是aabb,与传粉过程中花粉的类型有关
B.果实1的味道是甜味,果实2的味道是酸味
C.胚2发育成的植株的基因型有9种,但这种植株所结果实的味道只有两种
D.在F1植株上种皮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
已知白化病基因携带者在人群中的概率为1/200。现有一表现型正常的女人,其双亲表现型均正常,但其弟弟是白化病患者,该女人和一个没有亲缘关系的男人结婚。试问,生一个白化病孩子的概率为
A.1/1200 | B.1/9 | C.1/600 | D.1/6 |
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将一株高秆抗病的植株(甲)与另一株高秆易感病的植株(乙)杂交,结果如右图所示。下面有关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如只研究茎高度的遗传,图示表现型为高秆的个体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2
B.甲、乙两植株杂交产生的子代有6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C.对甲植株进行测交,可得到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个体
D.以乙植株为材料,通过单倍体育种可得到符合生产要求的植株占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