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城市道路和商业中心分布略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图中A是该市的商业中心,其布局原则是 ( ) ;B为该市新建的专业性商品交易市场,其布局原则是 ( ) 。
(2)图中该城市交通线路的设置,最不合理的是( ),判断理由是( ) 。
(3)为解决该城市的交通污染问题,请提三条合理化建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某区域示意图。
材料2:下表为D地某村一些发展资料。
基本情况 |
面积 |
4.1公顷 |
人口 |
1 835人 |
|
土地 类型 |
丘陵 |
5 100亩 |
梯田 |
2 200亩 |
|
经济果林 |
1 300亩 |
|
甘蔗田 |
1 600亩 |
|
湿地 |
500亩 |
|
经济 状况 |
农业产值 |
91万元 |
村办企业 |
3个红砖厂、1个制糖厂 |
|
工业产值 |
549万元 |
|
其他 |
空气质量 |
中等 |
水质 |
3~4类 |
(注:1亩=0.067公顷,水质从1类到5类由好到差)
(1)近几十年来河口等深线向外海凸出越来越大,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改善的措施是。
(2)E、F两处中宜建设度假村的是。判断理由是。
(3)当地人民政府决定在A、B、C三地中建设一大型能源港口,应选择在最适合,理由是。新建港口拟实行江海联运,最经济的实现方式是。
(4)由材料2可知,图中D村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读某河口三角洲海岸线变迁图(图甲)和该河口东南某群岛示意图(图乙),回答问题。
(1)比较河口两侧海岸变化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针对图乙群岛的发展规划,有人建议发展以大宗物资为主的现代港口物流业,还有人建议发展以高科技产品为主的现代航空物流业,你认为哪一种建议更为合理,试阐述理由。
(3)推断沙坝推移速度的变化及其原因。
2013年9月3日至1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中亚四国进行国事访问,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八次峰会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此访全面提升了中国与中亚四国的双边关系,对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以及推动上合组织健康务实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读甲、乙两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A、B、C三地年降水量的多少,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中国已成为甲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试从地理角度分析甲国与中国开展经济合作的有利条件。
(3)乙国是中亚地区最大的产棉国和原棉出口国,被誉为“白金之国”。试运用地理环境 整体性原理,分析说明乙国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环境保护
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该湖流域河流众多、草场广布、雪山环抱、环境优美,然而,20世纪80年代由于农牧业的过度发展使该地区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上图为青海湖2000至2009年4月与9月份水体面积变化曲线,下表为2000至2009年青海湖周边四个观察点气候参数变化值。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海宴 |
刚察 |
共和 |
天峻 |
|
年降水量变化值(毫米) |
+18.9 |
+7.4 |
+7.8 |
+15.5 |
年平均气温变化值(℃) |
+0.05 |
+0.06 |
+0.05 |
+0.12 |
(1)依据上述材料,推测2000至2009年青海湖面积年际变化总趋势。
(2)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出现此趋势的可能原因。
自然灾害
左图为某国某种自然灾害分布区示意图,右图为A城市气温与降水直角坐标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依据相关材料,简析阴影区所示自然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
(2)请结合材料为阴影地区抵御此种自然灾害提出两条合理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