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碱(Na2CO3)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应用,其实验室制法和工业制法如下:
【实验室制备纯碱】
(1)将饱和NaCl溶液倒入烧杯中加热,控制温度为30—35℃
(2)搅拌下分批加入研细的NH4HCO3固体,加料完毕,保温30分钟
(3)静置、过滤得NaHCO3晶体
(4)用少量蒸馏水洗涤、抽干
(5)将所得固体转入蒸发皿中灼烧得Na2CO3固体
问题:
①反应将温度需控制在30—35℃,通常采取的加热方法为 ;控制该温度的原因是 ;
②静置后只析出NaHCO3晶体的原因是 。
【工业制备纯碱】
③沉淀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④循环(I)、 循环(Ⅱ)中物质的化学式分别为 。
两种制备纯碱的方法中,共同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已知铅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为Pb+PbO2+2H2SO4 2PbSO4+2H2O,现以铅蓄电池作电源,用惰性电极电解100 mL 4 mol·/L Cu(NO3)2溶液,一定时间后在阳极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气体1.12 L。
(1)铅蓄电池中消耗的硫酸为mol;
(2)停止电解,向电解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粉,充分作用后溶液中的Fe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设溶液的体积不变)。
某化学反应2A(g)B(g)+D(g)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器均为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B、D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在实验1,反应在10至20分钟时间内用A表示的平均速率为;
(2)在实验2,A的初始浓度C2=mol/L,反应经20分钟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
(3)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1,则V3V1(填>、=、<=),且C3=mol/L。
在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
700 |
800 |
850 |
1 000 |
1 200 |
K |
0.6 |
0.9 |
1.0 |
1.7 |
2.6 |
回答下列问题:
(1)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________
(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2)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
A c(CO2)=c(CO) B K不变 C容器中的压强不变
D v正(H2)=v正(CO2) E.c(H2)保持不变
(3)若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列关系:[CO2]·[H2]=[CO]·[H2O],此时的温度为__________;在此温度下,若向该容器中投入1 mol CO2、1.2 mol H2、0.75 mol CO、1.5 mol H2O,则此时反应朝____________方向进行(填“正反应”、“逆反应”)。
(1)分析如图所示的四个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a和b中铝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c中产生气泡的电极为________电极(填“铁”或“铜”),装置d中铜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
(2)观察如下图所示的两个装置,图1装置中铜电极上产生大量的无色气泡,图2装置中铜电极上无气体产生,而铬电极上产生大量的有色气体。根据上述现象试推测金属铬具有的两种重要化学性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微型实验装置。实验时,先断开K2,闭合K1,两极均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断开K1,闭合K2,发现电流表A指针偏转。
(1)断开K2,闭合K1时,直流电源端为正极(填“A”或“B”),此时发生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电极附近溶液变红(填电极材料,下同);
(2)断开K1,闭合K2时,铜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
导线中电流从电极到电极,溶液中阴离子朝电极方向移动。
(3)氯碱工业电解的饱和食盐水需要精制,为去除盐水中的Ca2+、Mg2+、Fe3+、SO42-,提供的试剂有①Na2CO3溶液 ②BaCl2溶液 ③NaOH溶液 ④HCl,则加入试剂的正确顺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