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小麦小穗(D)对大穗(d)为显性,抗锈病(T)对不抗锈病(t)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3株小麦A、B、C分别为:A:小穗抗锈病病菌(DdTt);B:大穗抗锈病病菌(ddTT);C:大穗抗锈病病菌(ddTt)。
①    在不借助其他品种小麦的情况下,鉴定B、C两样小麦是否为纯种的最简便有效的方法是__             _       _。
②若要改变小麦原有基因的遗传信息,则应该选择的育种方法是_          __。
(2)下面是普通小麦自然条件下形成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①由图可知,小麦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__          ___条染色体,最后得到的普通小麦是___             __倍体,它的形成在自然演变过程中必须经历两个重要步骤,第一是完成___            ____,第二是完成染色体加倍,这两个步骤缺一不可。
②利用上述原理,我国科学家鲍文奎等利用普通小麦和黑麦(2n=14)培育出了八倍体小黑麦,小黑麦的体细胞中含________条染色体,它的优点是耐瘠薄土壤寒冷气候,面粉白,蛋白质含量高,茎秆可作青饲料。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甲表示由磷脂分子合成的人工膜的结构示意图,乙表示人的红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及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情况,图丙中A为1 mol/L的葡萄糖溶液,B为1moll/L的乳酸溶液,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l)磷脂是组成细胞的主要脂质,它的亲水性“头部”和疏水性尾部分别是磷酸基和脂肪酸。许多磷脂分子在空气和水界面上排布成单分子层(如下左图),用玻棒充分搅动后会在水溶液中形成相对稳定的微球体排布,请在下面方框中用图解表示。

(2)图乙中,葡萄糖和乳酸跨膜运输的共同点是都需要,如果将图乙所示细胞放在无氧环境中,图中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会,不会)受到影响,原因是
(3)如果用图甲所示人工膜作为图丙中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右侧液面;如果在图甲所示人工膜上贯穿上图乙的蛋白质①,再用作图丙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____右侧液面。
(4)图丁中①为信号分子,与靶细胞细胞膜上的结合,结构②的组成成分是

细胞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环境条件改变会不会影响细胞内酶的活性呢?某同学发现加酶洗衣粉的包装上往往说明了该洗衣粉的适用温度范围,于是作出了温度影响酶的活性的假设。现提供以下材料进行实验探究。
质量分数为2%的新配制的淀粉酶溶液: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
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适宜温度60度左右)、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热水、蒸馏水、冰块、碘液、菲林试剂
(1)该同学作出假设的依据是:
(2)实验中用哪种酶较好?。因为另一种酶的底物在____条件下易分解。
(3)如果实验的因变量用反应液中剩余的多少来衡量,则需用进行检测。
(4)请用已有知识在右面坐标图中用曲线表示你对实验结果的预期。

图甲所示的是人体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乙为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几种模式示意图,图丙是图乙局部结构的放大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根据激素①和②的含量对激素③的分泌量的影响分析,激素①和②的关系为关系;②的含量对①和③的分泌量也起调节作用,此种调节机制属于__调节。
(2)图甲中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若胰岛B细胞受损人体可能会患病,内环境的渗透压会
(3)若图乙中细胞3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则兴奋部位的膜外电位变化情况为____;兴奋在细胞3和细胞2间传递的结构为丙图所示,图丙的③实际是后一神经元的____,丙图中可能含有甲状腺素的部位是

实蝇是一种世界性果蔬害虫,中国将其列为进口植物检疫Ⅰ类危险性害虫,对其检疫极其严格。目前我国已经在欧美进口水果中检测到三种品系的地中海实蝇(均包含雌雄个体):

品系名称
表现型
相关性状描述
野生品系
红腹、彩背
腹部橙红色、胸部背面有黄白色斑纹
红腹品系
红腹、黑背
腹部橙红色、胸部背面黑色有光泽
黑檀品系
黑腹、黑背
腹部黑色、胸部背面黑色有光泽

研究人员通过培养和杂交实验已经证实:上述性状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野生品系(♀)×红腹品系(♂)àF1:红腹彩背:红腹黑背=1:1;
②野生品系(♂)×红腹品系(♀)àF1:红腹彩背:红腹黑背=1:1;
③红腹品系×红腹品系àF1:红腹彩背:红腹黑背=1:2
(1)由①②③可知:控制胸部背面斑纹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种类及显隐性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中F1分离比为1:2的最可能原因是:
(2)在确定红腹和黒腹的显隐性关系和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时,为了尽可能减少杂交过程产生的干扰因素,研究人员选择了表中所列的原始红腹品系和黑檀品系进行正反交,结果正交的子代腹部全为橙红色,反交子代中雌性个体和雄性个体的腹部颜色不同,据此判断控制腹部颜色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种类及显隐关系是:。反交组合应该是
(3)为验证以上所有结论,研究人员又进行了野生品系(♂)×黑檀品系(♀)的杂交实验,请用遗传图解表示该杂交实验:(A、a表示腹色基因,D、d表示背色基因)

已知一定浓度的某化合物X对动物组织细胞具有致癌作用,但不清楚是否对同种动物的不同组织细胞具有同样的致癌作用。为探究一定浓度的某化合物X对同种动物的不同组织细胞的致癌作用,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材料用具:生长良好的健康小白鼠、一定浓度的某化合物X溶液(100mg/L)、生理盐水、动物细胞培养液、显微镜等
实验步骤:
①在同一生长良好的健康小白鼠活体取下一定量的肝脏组织和真皮组织制成单个细胞悬浮培养;
②取相同的卡氏瓶2个,均加入一定浓度的某化合物X溶液5ml和适量的肝脏组织单细胞悬液;
③将卡氏瓶置于适宜条件的CO2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④取出培养细胞,在显微镜下镜检,统计细胞癌变率。
请根据上述实验目的,完善用于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表格,并补充对照组的实验处理。
一定浓度的某化合物X对同种动物的不同组织细胞的致癌作用的实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