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曾就《您怎样看待“禁止免费提供塑料袋”?》这一问题进行了问卷,结果有38%的人支持,认为保护环境,从我做起;有57%的人反对,认为这样会造成不便。这一调查结果表明( )
①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评价不同②利益出发点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评价不同
③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④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2012年11月25日,泰州长江公路大桥建成通车。该桥创造了五项世界第一,连接泰州、镇江、常州三市,将更好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长三角发展一体化。这表明( )
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利用和改造规律 |
B.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
C.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 |
D.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人类思维的发展 |
2012年我们见证了许多“最美中国人”,“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最美战士”高铁成……他们爱岗敬业、舍己救人、知恩图报,身体力行传递着社会正能量。人们欣赏正能量,因为正能量( )
A.是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 | B.可以直接改造客观世界 |
C.能让人获得向上的动力 | D.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辛弃疾《木兰花漫》是一首“送月”诗词,对西落之月展开了连串探索性的追问。阅读材料,回答题。“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景东头?”大意是:当这边月儿西落时,那边的人们是不是正看见明月东升?对此王国维评论说:“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这里的“神悟”( )
A.是词人头脑主观自生的 | B.是词人对客观现象作出的主观反映 |
C.表明获得认识不一定需要通过实践 | D.表明词人具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
虽有“神悟”,但由于本身缺乏足够的科学知识,辛弃疾并不能解释“月轮绕地之理”及其他现象,他继续问道:“飞镜(指月亮)无根谁系?”“云何渐渐如钩?”这表明( )
A.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 B.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受自身主观因素制约 |
C.以事实为依据就能准确认识事物 |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 )
A.坚持以现代自然科学作为基础 |
B.坚持用联系发展的辩证观点去认识世界 |
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
D.坚持从客观的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 |
下列选项中,与“存在就是被感知”蕴涵哲学思想一致的是( )
A.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 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
C.气者,理之依也 | D.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