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分为期、S期和期)和分裂期(M期)。下图标注了甲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2)肠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的时长及DNA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DNA复制的原料之一)短期培养甲动物肠上皮细胞后,处于S期的细胞都会被标记。洗脱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换用无放射性的新鲜培养液培养,定期检测。预计最快约      h后会检测到被标记的M期细胞。
(2)从被标记的M期细胞开始出现到其所占M期细胞总数的比例达到最大值时,所经历的时间为      期的时间,处于该期的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是                  
(3)若向甲动物肠上皮细胞培养液中加人过量胸苷,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而处于其他时期的细胞不受影响。预计加人过量胸苷约       h后,细胞都将停留在S期。
(4)乙动物肠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时长为24 h,M期时长为l.9 h。若要在显徽镜下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的变化,选用       (填“甲”或“乙”)动物肠上皮细胞更合适。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抗生素被认为是20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发现之一。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的第一种抗生素是青霉素。请回答:
(1)大多数情况下,青霉素是通过抑制细菌_______________的生物合成而起作用的。使用青霉素治疗由支原体感染引起的疾病,效果不明显的原因是___________。

A.支原体细胞没有细胞壁 B.支原体是原核细胞
C.支原体是病毒 D.支原体细胞没有细胞膜

(2)生物学家经过观察发现,细菌与抗生素多次接触后会表现出明显的抗药性,控制细菌合成抗生素的抗性基因在__________________上。
(3)以下实验是证明青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药性的选择实验,通过实验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原本就具有抗药性。据图回答:

在B1、B2、B3……中的青霉素含量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或“不同”),影印接种需进行多次,灭菌绒布是否每次都需要更换_____________________(“需要”或“不需要”)。将A1培养皿中的部分球菌接种到A2培养皿中时,原则是这些球菌必须与_______________培养皿中球菌所在的位置应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后在B1、B2、B3……保留下来的菌落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最后,所有复制到B中的菌落全部保留下来,都有对青霉素的抗药性。这些球菌的抗青霉素的能力是由于在生存斗争过程中,球菌因_______________而产生的。
(4)在使用抗生素进,建议采取“三不原则”,一不自行购买,二不主动要求,三不____________。

干扰素是人或动物细胞受到病原微生物的诱导刺激后产生的蛋白质,它作用于邻近的细胞,能使之产生一类能干扰和抑制病原微生物的复制,使自身免受伤害的蛋白质。干扰素不具有特异性,能用于病毒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的治疗。干扰素过去只能从人的血液中提取,每30万毫升人血才能提取1毫克,因而价格十分昂贵。科学家们把能产生干扰素的基因用特殊的“剪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将其剪下,插到适当的载体上,再将这种重组体导人大肠杆菌或酵母菌,进行培养后就可以获得大量与人细胞所产生的一样的干扰素。利用这种基因工程的方法生产干扰素,每千克微生物培养物可得到20~40 mg。价格可望下降到只有原来的 1/150。如下图所示:

据以上叙述,结合你学过的生物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干扰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干扰素不能直接对病原微生物起到作用
B.由于干扰素不具有特异性,故能治疗所有恶性肿瘤
C.产生干扰素的细胞是被病原微生物侵过的细胞
D.人及其他动物能产生干扰素来保护邻近细胞的事实说明了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2)文中所指的“载体”名称是,由提供。
(3)医学上干扰素一般制成(针剂、口服的药丸),保存的条件是,其理由是
(4)知道了干扰素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也可以人工合成干扰素基因,简述其合成原理

(5)大肠杆菌等微生物是基因工程最早的突破口和最常用的实验材料,这是因为:
①大肠杆菌结构,容易从体内取出和导入。
②大肠杆菌繁殖,产量大,成本低。
(6)图中的大肠杆菌b不同于大肠杆菌a,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类型中的

松毛虫是马尾松林的害虫,能取食马尾松针叶。松毛虫种群的爆发引起马尾松林成片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态后果。通过向马尾松林引入灰喜鹊,可以有效控制虫害。根据此材料回答:
(1) 这种防治方法属于;它的优点是 防治之后需要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进行调查,通过计算就能知道防治效果。
(2) 除了上述防治方法外,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方法还有
,各种防治技术各有优缺点。
(3) 植物病虫害的防治,要贯彻的方针。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的作用
(4)植物病虫害的预测和预报是指人类根据观察、调查所掌握的资料进行分析、判断,推算出病虫的、发生量、并及时发出预警,这是进行综合防治的前提。

无土栽培是设施农业中的主要技术。无土栽培也即水培,就是不用土壤,而用营养液来栽培植物。大多数水培中为固定植物、增加空气含量,又采用沙、砾、泥炭、蛭石、珍珠岩、浮石、玻璃纤维、岩棉、树皮块或锯末等作固体基质,再加入一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故又名沙培、砾培、泥炭培、蛭石培、珍珠岩培、浮石培、锯末培等。无土栽培可以不用土壤,所以扩大了植物的种植范围,沙漠、石山等不毛之地,窗台、阳台、屋顶等处皆可栽培。如屋顶进行无土栽培,夏天也可使室温度降低2-3度。
以下为无土栽培的配方,请据此分析:
Ca(NO3)2 …………………………………. 1.0g
MgSO4 …………………………………. 0.25g
KH2PO4 …………………………………. 0.25g
KCl …………………………………. 0.12g
FeCl3 …………………………………. 0.0005g
H2O …………………………………. 100m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设施农业包括设施栽培和
(2)植物细胞对矿物质(无机盐)吸收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在无土栽培的配方中,为什么不加入有机物__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在培养液中需通入一定的空气___________________。栽培过程中出现萎蔫,原因主要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提高CO2浓度,要进行CO2施肥,常用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解决温室中植物授粉难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举两例)

(1)农业生产上常利用农业设施来控制环境因素,调节植物生长。请回答:
1)浙江农村常用地膜覆盖技术使栽培作物及花卉顺利越冬,地膜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
2)许多种植专业户在淡水湖泊水面“无土”栽培草莓、番茄等,在此过程中,主要应保证
的供应。
3)我省冬季在智能型温室内可生产西瓜等农产品。在西瓜的生产过程中,若要提高产量,除调节光照、温度、湿度和供水等因素外,还可通过调节来实现。另外,在樱桃栽培过程中,可以借的帮助来提高结实率。
(2)高山蔬菜的栽培是绿色食品生产的一个实例,高山环境与平原环境相比,具有、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等较优越的生态环境特点。高山蔬菜栽培基地的周边环境不能随意破坏,主要是为了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物等,以维持生态平衡。在生产AA级绿色食品过程中,若出现病虫害,应考虑采取、引入病虫害的等措施,用农药防治时应选择残留量和毒性均很低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