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环境稳态是由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共同调节的。图甲表示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某个阶段,图乙是反射弧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①是 细胞,判断依据是 。吞噬泡的形成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 。
(2)若人体受到HIV病毒的侵染,①和②中的 细胞(填数字)最容易受到攻击,从而导致患者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
(3)图乙所示反射弧包括 个神经元,兴奋在该反射弧ab段上传导的方向是 ,兴奋传到突触被突触后膜识别的物质基础主要是 。
抽指血时不发生缩手的行为说明b神经元的活动可受 控制。
(4)在Ⅰ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则受刺激部位膜的电位变化为__________,若在a处设置一个电表,则a处电表会发生 次偏转。
(5)在Ⅱ处施加剌激引起屈肌收缩 (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回答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问题(10分)最新基因医疗工程主要选择腺相关病毒(简称AAV)作为治疗用基因载体(见下图)。AAV是有衣壳、无包膜的DNA小病毒,基因组含有病毒衣壳基因rep和复制相关蛋白基因cap,以及其他基因,但缺乏复制激活基因E,所以,AAV感染细胞后不会复制,对人体安全。当人体细胞同时感染其他DNA病毒(含有基因E)后,会激活复制、表达,形成病毒粒子(含DNA和衣壳),病毒粒子具有侵染能力。AAV病毒衣壳不能包装较大DNA分子。
血友病是由于基因TPO突变而不能合成凝血因子,导致机体出血。目前血友病的临床治疗主要有两种基因疗法,一是将基因工程菌生产的凝血因子注入患者体内,补充凝血因子;二是用含目的基因的重组病毒感染患者,使患者获得病毒直接提供的凝血因子。
1.在质粒重组之前需获取大量的目的基因等,实验室最常见的方法是(写中文全称) 。
2.过程①②需要限制酶外,还需要 酶。
3.重组AAV中去除了基因rep、cap,此举的目的是 ;重组AAV转染细胞产生病毒粒子,需要人工重组辅助质粒,这是因为 。
4.比较两种基因治疗法,说出用重组AAV病毒粒子感染治疗的优点: 。
5.实验发现,用昆虫细胞、酵母菌、人体细胞承担重组质粒与重组AAV的转染,都能收集到凝血因子,这一现象说明 。
6.病毒粒子可能含有重组AAV或人工重组辅助质粒,就需要检验、提纯,检验可以用酶切结合电泳法。已知腺相关病毒(AAV)与人体DNA片段的EcoRI与BamHI的酶切位点如图1所示,两种酶分开切的电泳图如图2所示。
则用这两种酶作用于重组AAV,电泳图正确的是 。
分析有关遗传的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果蝇的X染色体和第2号染色体上存在控制眼色、体色、翅缘完整与否的基因,根据果蝇的相关杂交实验,可以对这些基因进行初步定位。果蝇眼色由A、a和R、r两对基因控制,A控制褐色眼色素合成,R控制红色眼色素合成,缺乏这两种色素的果蝇为白眼,两种色素同时存在显现红褐色眼。
下表为果蝇杂交实验一的亲本与子代表现型情况
1.红眼基因(R)位于染色体上。
下表为果蝇杂交实验二的亲本与子代表现型情况
2.褐眼基因(A)位于染色体上,母本基因型为。
下表为果蝇杂交实验三的亲本与子代表现型情况,其中灰身(E)对黑身(e)显性。
3.写出母本的基因型;F1褐眼灰身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子代褐眼黑身个体出现的几率是。
野生型果蝇的翅缘完整,突变型的翅缘有缺刻。对缺刻翅的果蝇初级生殖细胞分裂前期进行染色体镜检,发现均有如图所示的同源染色体联会情况,完整翅的果蝇不出现这种现象。进行如下实验四和五,结果如下表,且始终不能培育出白眼缺刻翅雄果蝇成虫(翅缘完整的基因用符号H或h)。
实验四 |
|
P |
红眼缺刻翅(♀)×白眼完整翅(♂) |
F1 |
红眼完整翅(♀)白眼缺刻翅(♀)红眼完整翅(♂) 1: 1: 1 |
实验五 |
|
P |
白眼缺刻翅(♀)×红眼完整翅(♂) |
F1 |
红眼缺刻翅(♀)红眼完整翅(♀)白眼完整翅(♂) 1: 1: 1 |
4.缺刻翅是由于造成的,根据实验四、五表现推断,完整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5.F1代不能出现白眼缺刻翅雄果蝇的原因是因为 。
6.实验四的母本基因型是 。
回答下列关于人体代谢的问题在人体内,通过循环系统的运输,不同的组织器官之间可以传递能源物质、中间产物和代谢废物等。如图为肝脏和肌肉细胞之间通过血液循环的部分物质联系,字母表示物质,数字表示过程,甲、乙表示两种器官的细胞。
1.图中代表肝脏细胞的是。胰岛素对过程①、②的作用效应分别是。
2.物质A是,其生理作用是。
3.过程③称为;过程④的另外一个产物G是,它变成尿素后随血液运输到处形成尿液并排出体外。
4.人体在剧烈运动状态下,会产生大量乳酸。甲器官能对乙器官释放的乳酸进行重新利用,其生理意义是、。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问题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物种形成、生物多样性发展机制的理论探索也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下图是科学家利用果蝇所做的进化实验,两组实验仅喂养食物不同,其他环境条件一致。
1.第一期时,甲箱和乙箱中的全部果蝇属于两个。
2.实验中表示环境选择的因素主要是。
3.经过八代更长时间之后,甲箱果蝇体色变浅,乙箱果蝇体色变深。再混养时,果蝇的交配择偶出现具有严重的同体色选择偏好,以此推断,甲、乙品系果蝇之间的差异可能体现的是多样性,判断的理由是。
4.果蝇由原品系向甲、乙两类品系变化的现象,进化学上称为。
5.经过八代或更长的时间后,两箱中的果蝇体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用现代综合进化理论解释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下表是甲、乙两箱中果蝇部分等位基因[A-a、T(T1、T2)-t、E-e]的显性基因频率统计的数据:
世代 |
甲箱 |
乙箱 |
||||||
果蝇数 |
A |
T1 |
E |
果蝇数 |
A |
T2 |
E |
|
第一代 |
20 |
100% |
0 |
64% |
20 |
100% |
0 |
65% |
第四代 |
350 |
89% |
15% |
64.8% |
285 |
97% |
8% |
65.5% |
第七代 |
500 |
67% |
52% |
65.2% |
420 |
96% |
66% |
65.8% |
第十代 |
560 |
61% |
89% |
65% |
430 |
95% |
93% |
65% |
6.甲、乙两箱果蝇的基因库较大的是;T1、T2、t基因为基因。
7.两箱中,频率基本稳定的基因是,第十代时,甲箱中果蝇的该等位基因杂合体出现的频率是%。
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12分)图1表示M植物细胞中部分结构发生反应的示意图,图2表示M、N两种植物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请分析回答:
1.分别写出图1中物质E、K的名称、。I生成J的过程名称是;④循环过程的场所是。 过程①、②、③中,F产量最大的过程是。
2.在较长时间连续阴雨的环境中,图2中生长受到较明显影响的是植物 。当明显降低植物水培营养液中镁含量时,则图2中点v的移动方向是(左/右/不变)。
3.图1中x1~x4分别表示相关过程中物质B的量,y1~y4表示相关过程中物质L的量。若图2中M植物在光强z时,x4=y4,则下列有关等式在数值上成立的是(多选)。
A.x4=y1-y2 | B.x2=x1-y4 | C.y2=y3-x1 | D.x1=x2+x4 |
4.将植物M、N置于Z光照条件下1小时, 植物M、N合成有机物的速率之比为。
甲、乙两组密封玻璃瓶中,加入大小、苗龄、长势相同的植物N叶片,并分别放置等量的自来水和0.125%NaHCO3溶液,用传感器测量瓶中氧浓度,记录数据见下表:
序号 |
组别 |
氧初始数据/mg·L-1 |
氧终结数据/mg·L-1 |
差值/mg·L-1 |
1 |
甲 |
2.74 |
2.56 |
-0.18 |
2 |
乙 |
2.36 |
3.23 |
0.87 |
光照度26klux;水温18℃;光照时间0.5h |
5.造成甲乙两组氧浓度变化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