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Ⅰ.如图21所示,某同学在做“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时,第一次分划板中心刻度线对齐A条纹中心时(图1),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3)所示,第二次分划板中心刻度线对齐B条纹中心时(图2),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4)所示,已知双缝间距为0.5mm,从双缝到屏的距离为1m,则图(3)中游标卡尺的示数为___________mm.图(4)游标卡尺的示数________mm.实验时测量多条干涉条纹宽度的目的是                         ,所测光波的波长为__________nm.

Ⅱ.某班举行了一次物理实验操作技能比赛,其中一项比赛为用规定的电学元件设计合理的电路图,并能较准确的测量若干个由几节电池组成的电池组(均密封,只引出正负电极)的电动势及其内阻。给定的器材如下:
A.电流表G(滿偏电流10mA,内阻10Ω)
B.电流表A(0~0.6A~3A,内阻未知)
C.滑动变阻器R0(0~100Ω,1A)
D.定值电阻R(阻值990Ω)
E.开关与导线若干
(1)小刘同学用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请你按照电路图在乙图上完成实物连线。


(2)丙图为该同学根据上述设计的实验电路利用测出的数据绘出的I1-I2图线(I1为电流表G的示数,I2为电流表A的示数),则由图线可以得到被测电池的电动势E=       V,内阻r=        Ω。
(3)另一位小张同学对另一电池组也用上面的实验连接进行测量,初始时滑片P在最右端,但由于滑动变阻器某处发生断路,合上电键后发现滑片P向左滑过一段距离x后电流表A才有读数,于是该同学根据测出的数据作出了两个电流表读数I与x的关系图,如图丁所示,则根据图象可知,此电池组的电动势为      V,内阻为      W。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的倾角为,高为h,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到底端,

则:(1)物体在整个下滑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_________
(2)物体滑到底端时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为__________

如图所示,在研究平抛运动时,小球A沿轨道滑下,离开轨道末端(末端水平)时撞开轻质接触式开关S,被电磁铁吸住的小球B同时自由下落。改变整个装置的高度H做同样的实验,发现从同一高度开始做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A、B两球总是同时落地,该实验现象说明了A球在离开轨道后_________。

A.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B.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C.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D.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如图,某同学设计一个用自由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

(1)除了图中已画出的器材以外,下面所列各项器材哪些是必须的__________。
A.低压交流电源 B.低压直流电源 C.天平和砝码
D.刻度尺 E.弹簧秤 F.秒表
(2)实验步骤有:
A.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并用导线将打点计时器接在低压交流电源上
B.将连有重锤的纸带穿过限位孔,并用手提着纸带,让手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
C.松开纸带,接通电源
D.更换纸带,重复几次,选用点迹清晰且第1、2两点间距为2mm的纸带
E.用天平称出重锤的质量,利用mv2="mgh"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在以上实验步骤中有错误操作的步骤是
,正确的操作是
②______,正确的操作是
在以上实验步骤中有不必要的操作的步骤是
③_____,不必要的的操作是

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某同学做出的a-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从图象中可以看出,作用在物体上的恒力F=_______N。当物体的质量为2.5 kg时,它的加速度为_______m/s2

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得到了一条如图所示的纸带,其中0,1,2,3……是选用的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3个打出的点没有在图纸上标出.图中画出了将米尺靠在纸带上测量的情况,读出图中所测量点的读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打第2个计数点时纸带的速度是______m/s.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