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包括
①“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②“秋七月,初税田”
③“宗庙之牺,变为畎亩之勤” ④“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 A.①②③ | B.①② | C.③④ | D.①②③④ |
秦朝倾国家之力,以70余万人历经几十年,建造了一座雄伟陵墓——秦始皇陵。秦朝能够倾尽国家之力,完成这一工程的直接原因是()
| A.小农经济的发展 | B.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
| C.军事民主制的作用 | D.法家思想的影响 |
毛泽东善读史书,对赢政很是赞赏,他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 A.秦使分封制寿终正寝 | B.秦推行郡县制影响重大 |
| C.皇帝制被后世采用 | D.三公九卿制得以延续 |
(2008届南京29中高三摸底)商鞅变法的法令中,对社会转型起决定作用的是()
| A.“幡诗书而明法令” | B.“为田开阡陌封疆” |
| C.“连什伍,设告坐之过” | D.“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土” |
(2008届南京29中高三摸底)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 A.分封制和宗法制 | B.宗法制和郡县制 |
| C.分封制和郡县制 |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
(2008届南京29中高三摸底)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群邑,废侯卫而为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这句话指的是()
| A.推行分封制 | B.设立郡县制 |
| C.废除郡县制 | D.废除行省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