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7日,甘肃舟曲县降水持续40多分钟,降雨量达到90多毫米,强降雨导致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造成遇难1465人,失踪300人,受灾4496户、20227人。舟曲县位于甘肃省南部,西南与四川省九寨沟县接壤。地处南秦岭山区,东南至西北走向的岷山山系贯穿全境。海拔高度在1173—4504米之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复杂,沟壑纵横,高差悬殊,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区。年平均气温14.1℃,年均降水量400-800毫米左右,年日照时数1842小时。据此完成下列各题。灾情发生后,对获取第一手资料、灾情评估等具有重要作用的技术是
| A.RS技术 | B.IT技术 | C.GIS技术 | D.GPS技术 |
与舟曲县泥石流灾害发生事件相关很小的是
| A.周边沟壑纵横,高差悬殊的复杂地形因素 |
| B.持续时间长,降雨强度大,降雨总量多 |
| C.汶川地震对舟曲影响很大,地震导致其周边山体的裂度增大、岩层破碎,雨水容易进入,导致滑坡、泥石流发生 |
| D.县城选址不当,水利工程设施少 |
舟曲县地处
| A.我国内流区域 | B.我国季风区 | C.我国干旱区 | D.我国年太阳辐射量最丰富区 |
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 )
①环境污染 ②人口增长过快 ③生态破坏 ④资源短缺
|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全球气温升高和生态环境恶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据此完成(1)~(2)题。
(1)就全球气温升高对今后100年内地球环境的潜在后果,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山地0℃等温线将上移150~500 m
B.森林带将向两极推移
C.全球将普遍变得干旱
D.海平面将上升10~95 cm
(2)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多种原因中,难以人为改变的是( )
A.高消费、高浪费、大排放的生活方式
B.对资源、能源的掠夺性开采
C.生产工业水平低
D.自然资源的有限承载力
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更为严重,除经济和技术水平低外,还有( )
| A.污染物排放量比发达国家多 |
| B.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大 |
| C.对环境问题的无知 |
| D.从发达国家引进高技术企业 |
内蒙古河套地区(毛乌素沙地)汉朝时水草肥美,但现在已面目全非。这说明( )
| A.荒漠化完全是由战争、饥荒等人为原因造成的 |
| B.荒漠化问题发生在工业文明时期,古代没有出现过 |
| C.人为破坏植被,导致水源枯竭、土地退化,是荒漠化发生的主要原因 |
| D.荒漠化完全是在地质时期形成的,跟人类无关 |
就发展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看,发达国家工业化走过的道路是( )
| A.发展—污染—治理 |
| B.污染—治理—发展 |
| C.发展—无污染—再发展 |
| D.治理—发展—污染 |